自從2018年市場大幕開啟以來,中國家電產業開局在迎來“開門紅”的同時,眾多家電廠商們也是忙的不亦樂乎,普遍對新年度的市場充滿期待和想象。這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2018年市場的走勢,將再次超出預期。
水漲船高,行情看漲。這是2018年市場開局以來,一些家電廠商的共同感受。受到消費升級,競爭換檔,以及元旦、春節雙節促銷強勁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共同拉動,整個家電消費市場在量跌通道中迎來一輪利潤增長的新機會。
透過2018年1月初以來,海爾、美的、海信,以及索尼、長虹、格力,還有方太、老板、奧克斯、格蘭仕等一大批企業的或新品發布,或渠道開盤,或促銷引爆,可以看到迎來“開門紅”的家電市場,也呈現出行情看漲背后的多重動力。
產品趨于高端化。透過上述企業的一系列年度新品和精品可以看到,中高端產品成為這一輪新品引爆的主角。一方面,這是受到2017年以來消費升級下的產品結構性升級換代加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從追求量增到質漲的轉變;另一方面,長期以來,家電產品同質化帶來的低價競爭愈發激烈,透過差異化產品實現競爭轉型,開始成為主流。當然產品高端的背后,不只是簡單的高科技,還有一些企業的高定價。
需求日漸分散化。短短幾年,中國家電消費群體裂變已經進入一輪快速、多變通道中。即便是80后與85后、90后新生代消費群體,都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需求和差異。由此帶來的結果,則是消費需求趨于多變,更加的分散無規律。很多家電廠商的感受就是,低價促銷沒用了,就連高端降價效果也不明顯,用戶到底想什么,要什么?過去市場銷售的淡旺季很明顯,現在則是階段性爆發,無規律引爆。很多家電廠商由此只能采取“季促、月促、周促”縱橫交錯的節奏應對這一需求的分散化。
競爭越來越集中。在互聯網時代浪潮的沖擊之下,各個家電廠商之間的競爭手段越來越多變樣化,但是競爭卻越來越集中。這種集中出現在兩個層面:一是家電品牌之間,基本上都是大品牌、大企業之間的正面較量,中小企業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兒,目前六家千億巨頭,以及不超過15家的各個行業數一數二企業較量,已經相對固化;二是家電渠道之間,不再是線上與線下的較量,而是電商和連鎖商等大資本之間的博弈。在這種情況下,大量中小企業和商家已經缺乏主導競爭、參與競爭的能力了。
產業越來越復雜。當前,中國的家電競爭的復雜程度,令其已成為不亞于互聯網、IT的復雜多變產業。不只是家電進入隱形門檻年年推高,更重要還要面對互聯網、IT等行業企業的跨界搶食吃。2017年家電市場格局就讓眾多參與者,深刻感受到詭異多變,不只是原材料價格的大幅度波動,還有高端消費需求的突然引爆,以及互聯網等挑戰者曇花一現。進入2018年這種復雜多變的家電產業格局還將繼續,且持續分化。這考驗著所有家電人的反應能力和商業智慧。
市場的“開門紅”,對于家電廠商在2018年的發展,無疑是個好兆頭。但是,這并不屬于所有家電廠商的共有機會,只是垂青在產品、技術、渠道和市場有充分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