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北京市消協官網發布不銹鋼電水壺、保溫杯比較試驗結果。結果顯示,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不銹鋼電水壺和保溫杯已是 家居 生活的日常用品。2016年開始,微信朋友圈和互聯網上開始流傳高錳不銹鋼電水壺及保溫杯(毒水壺)致癌、使人記憶力衰退的傳言,社會影響強烈。我國相關不銹鋼產品生產企業眾多,產品五花八門,消費者在購買不銹鋼產品時無法通過感官分辨其質量優劣。為了解不銹鋼電水壺及保溫杯的真實質量狀況,科學引導指導消費,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對北京市場及網上銷售的部分不銹鋼電水壺、保溫杯開展了商品比較試驗。
一、比較試驗樣品及來源
本次比較試驗由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以消費者的身份在北京的商場、超市及網購平臺隨機購買,涉及翠微百貨、當代商城、新世界百貨、賽特購物中心、甘家口大廈、長安商場、復興商業城、華聯商廈(阜成門店)、華堂商場(亞運村店)、資和信百貨商場、星城商廈、愛琴海購物中心、燕莎奧特萊斯購物中心、王府井百貨(大興店)永旺夢樂城、億潼隆萬豐購物中心永輝精致超市BRAVOYH(北京槐房萬達店)、物美超市(陶然亭店)、家樂福(方莊店)、沃爾瑪(清河店)、沃爾瑪(宣武門店)、沃爾瑪(建國路店)、歐尚超市(豐臺店)、歐尚超市(西紅門店)、華聯精品超市(宣武門店)及天貓商城、京東商城、蘇寧易購、1號店、亞馬遜等網站銷售的30種不銹鋼電水壺樣品和50種不銹鋼保溫杯樣品。
二、檢驗標準及項目
本次比較試驗的樣品委托北京市輕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一站依據GB 9684-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不銹鋼制品》、GB/T 29606-2013 《不銹鋼真空杯》標準對電水壺樣品的標志、感官要求、理化指標、內膽不銹鋼材質,保溫杯樣品的標志、感官要求、理化指標、內膽不銹鋼材質、保溫效能、耐沖擊性、密封用蓋(塞)及熱水異味、橡膠制件的耐熱水性、手柄和提環安裝強度、背帶、吊帶色牢度、密封性、涂層的附著力、表面印刷文字和圖案的附著力、密封用蓋(塞)的旋合強度、使用性能、外觀指標指標進行測試。
測試結果僅對本次比較試驗購買的樣品負責。
三、測試結果
經測試,30種不銹鋼電水壺中有6種樣品內膽材質為高錳鋼;50種保溫杯樣品中有13種樣品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其中3種樣品內膽材質為高錳鋼。此外,20種樣品標志說明存在瑕疵。比較試驗結果表明,知名品牌的產品質量相對更有保障,價格較低的不銹鋼杯壺產品質量較差,具體如下:
1、標志。國家標準要求:在產品的明顯位置上應標有清晰的永久性標志,標志內容為:制造廠名或商標。產品或最小銷售包裝上應有如下標志:a)商標;b)產品名稱和規格;c)產品內膽、外殼及與液體(食品)直接接觸的不銹鋼附件材料的不銹鋼類型及牌號;d)與液體(食品)直接接觸部分塑料制件的材質;e)保溫效能;f)執行標準號和名稱;g)“食品接觸用”字樣;h)企業名稱、廠址、聯系電話和郵政編碼。經測試,80種樣品中20種樣品標志信息不全,存在缺項問題。
2、感官要求。國家標準要求:接觸食品的表面應光潔,無污垢、銹跡,焊接部位應光潔,無氣孔、裂縫、毛刺。感官要求主要從產品內表面及焊接部位等方面進行了規定。這些要求不僅是為了保證產品的完整性、美觀性,也是為了防止污染杯內液體(食品),避免給消費者使用帶來安全隱患。經測試,所有樣品該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3、理化指標。國家標準要求:產品遷移出的鉛、鉻、鎳、鎘、砷不應超過標準限制。由于不銹鋼原材料質量問題或者由于加工過程中的焊接、拋光等加工工序,有可能導致與食品接觸不銹鋼產品重金屬溶出量超標。長期使用此類不合格產品,會對使用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經測試,所有樣品理化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4、內膽不銹鋼材質。對于不銹鋼保溫杯的內膽材質,GB/T29606-2013《不銹鋼真空杯》中要求“應選用GB/T 3280中規定的12Cr18Ni9、06Cr19Ni10牌號奧氏體型不銹鋼材料,或耐腐蝕性能要求不低于上述牌號的符合GB 9684等相關國家標準的其他不銹鋼材料”;對于電熱水壺的內膽材質,GB 9684-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不銹鋼制品》中要求應選用“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不銹鋼材料制造”,依據標準GB 9684-2011的編制說明,這里所說的相關國家標準即GB/T3280《不銹鋼冷軋鋼板和鋼帶》。其中,12Cr18Ni9、06Cr19Ni10即我們常說的302、304不銹鋼(美標牌號)。之所以這樣要求,是因為不銹鋼壺、杯在使用過程中,其內膽直接接觸存放的冷熱水、飲料等液體,長時間浸泡堿性茶葉、水、碳酸飲料和高溫液體的頻率較高,這些液體容易對內膽及其焊接部位產生腐蝕,從而影響產品的使用壽命和衛生性能。所以應選用耐腐蝕性較強的不銹鋼材料。本次比較試驗針對不銹鋼內膽材質進行了檢測。經檢測,共有6種電水壺樣品、3種保溫杯樣品的內膽材質不僅不符合GB/T3280中的06Cr19Ni10要求,且均不在GB/T3280所列的不銹鋼材質內,檢測結果均表現為錳含量偏高,鎳、鉻含量偏低,即所謂的高錳鋼:

5、保溫杯的容量。國家標準要求:產品容量偏差應在公稱容量的±5%以內。容量的明示有利于消費者選擇合適的產品。規定產品偏差,可防止產品與明示值偏差過大,對消費者使用造成不便。經測試,50種保溫杯中5種樣品容量實測超過標準規定的最大容量,3種樣品容量實測未達到標準規定的最小容量,這3種樣品是:

此外,購于北京賽特購物中心的2種標稱為珍珠生活牌的真空杯樣品未明示產品容量。
6、背帶、吊帶強度。國家標準要求:將保溫杯背帶展開至最長處,再通過背帶、吊帶將產品懸掛,用相當于產品裝滿水10倍重量的重物,輕掛在產品上,保持5min,檢查背帶及連接處有無滑脫、斷裂現象,或檢查吊帶及連接處有無滑脫、斷裂現象。不銹鋼真空杯的背帶或吊帶也是為了方便消費者攜帶方便。為了防止攜帶過程中背帶或吊帶突然脫落,造成不銹鋼真空杯損壞或給消費者造成損傷,因此標準規定背帶、吊帶及連接處不應有滑脫、斷裂現象。經測試,14種裝備背帶、吊帶的保溫杯樣品中有3種樣品背帶、吊帶強度較差:

7、經測試,50種保溫杯樣品的保溫杯的保溫效能、耐沖擊性、密封用蓋(塞)及熱水異味、橡膠制件的耐熱水性、手柄和提環安裝強度、背帶、吊帶色牢度、密封性、涂層的附著力、表面印刷文字和圖案的附著力、密封用蓋(塞)的旋合強度、使用性能、外觀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消費提示
一、如何正確選購保溫杯?
1、應檢查產品包裝上的標識標志,要有廠名廠址、商標、執行標準、產品內膽和外殼的不銹鋼材質、塑膠件的材質、保溫效力、容量規格、“食品接觸用”字樣等信息。
2、檢查杯體杯蓋等組件有無割手的毛刺,尤其是杯口部位。
3、檢查杯身杯蓋有無掉漆等明顯表面缺陷。
4、配有把手、背帶或吊帶的產品,應檢查其牢度強度,尤其是兒童類產品。
5、檢查杯蓋旋合、開關按鈕等主要配件是否正常。
6、同等條件下,容量越大杯口越小的保溫時間越長。
7、保溫杯產品類別眾多,請根據不同的使用環境和需求正確選購。
二、如何正確使用保養保溫杯?
1、使用前用中性洗滌劑清洗,如還有塑膠異味,可用檸檬片或橙皮等泡水2個小時以上,一般可去除。
2、裝水后先檢查杯蓋旋合性能和密封性,倒置檢查有無漏水。
3、保溫杯內不宜裝碳酸飲料、中藥、酸堿性液體等,也不宜長時間存放牛奶、果汁等飲品。
4、每次使用后應及時清洗并晾干。
5、避免摔打和激烈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