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新居裝修之前,總是習慣到處去參考別人家的裝飾,并精細挑選其中的“亮點”想挪為己用;在與設計師溝通時,他們通常都很固執地請設計師根據這些所找的“亮點”照方抓藥。

但是很多新居裝成后往往大失所望,因為完工后的效果,多半與自己想要的空間感覺存在很大差異。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小編認為,音樂和噪聲的區別,就在于一個有韻律而另一個沒有。美同樣如此。不管在什么情況下“統一和諧”永遠是空間設計的美學原則。
在室內裝飾中,不管是低調奢華的新古典,還是時尚簡約的現代主義,因為空間條件不同,長寬之比、高低之比、點面之比及色調之比皆有講究,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所以,在單純模仿中所呈現的任何一處敗筆,都會影響到室內裝飾的整體效果。
為了減少軟裝配飾中的各種失誤,在學習室內陳設之前,要了解一下軟裝設計中較為常用的美學原則。
1統一與變化
統一與變化統一是形式美的根本出發點,它意味著視覺上的力量集合;而變化則是為了避免單調和沉悶,室內陳設中,統一與變化絕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應該是統一中有變化,在變化中求統一,彼此是有機的互補關系。

空間軟裝配飾,首先因遵循“寓多樣與統一”的美學原則。即在居室布置的初始就應該有一個完整的構思,根據空間結構,將家具、布藝等主要元素的款式、色彩和材質規劃在一個大基調中,這樣才不會出現較大的紕漏。

軟裝設計中,如果過于強調元素間的統一,則會讓人感到沉悶和單調;所以還應該在尺度或色彩上加以變化,這樣才會產生豐富的空間層次。
例如,顏色和樣式一致的家具,擺放時要錯落有致,人為造成一些高低的反差;具有現代風格的窗簾,只有在圖案和色彩上進行調整,才會使人產生新奇的美感,等等。
2協調與對比
室內裝飾的協調性是指各種構成材料之間、部分與部分之間、部分與整體之間形成的共鳴。各種家具要有適當的比例,空間布局才會協調,而各種元素的顏色要協調,房間內才會呈現出令人愉悅的色彩。

“對比”是美學中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在家居布置中,對比手法的運用可以說無處不在,它幾乎涉及空間的各個角落。室內裝飾中,通過光線的明暗對比、色彩的冷暖對比、材料的質地對比、傳統與現代的對比·····可以使家居風格產生更多層次和樣式的變化,從而演繹出各種不同節奏的生活方式。

“協調”則是對比雙方進行緩沖與融合的有效手段,它可以有效緩解空間過于強烈的對比。比如,在視覺上,黑色與白色可以形成強烈的對比反差,不僅能夠體現出特立獨行的風格,更能增加空間的趣味性。
3對稱與均衡
空間均衡是指色彩或物體形狀所形成的重量感與視覺相符合。即視覺上的力學平衡關系,包括對稱和非對稱兩種表現形式,在居室裝飾中,家具及飾品的擺放不一定要對稱,但必須有平衡感,這樣才不會在色彩和形式上使視覺偏重,符合美學的均衡原理。

對稱具有穩定感,但在軟裝設計中,如果過于強調對稱,肯定會給人平淡呆板的視覺印象。所以,在基本對稱的基礎上,根據需要局部打破對稱,或縮小對稱的應用范圍,即可滋潤產生動感,呈現出有個性表情的空間氛圍。
例如,餐桌兩邊擺放的椅子中,如有意地將其顏色或造型進行變化,就是一種有變化的對稱手法。

對稱與均衡手法在我國古典建筑中較為常見。而現代家居裝飾中,人們比較喜歡在基本對稱的基礎上產生一種有變化的對稱美,這種能打破均衡與穩定的技巧,通常可以帶來新穎的視覺感覺,但如果過多地采用,則可能會讓人產生失控的感覺,造成心理上的不快。
4比例和尺度
比例是物與物的整體之間或部分與整體之間的數量比例關系。在美學中,最常用的經典比例分割方法,莫過于古希臘時期提出的“黃金比”;而尺度指在某個固定的空間中,陳設的物體與人之間相比,一般無需設計具體尺寸,完全憑感覺來把握。

比例是理性和具體的,尺度卻是感性和抽象的。在室內軟裝中,假如所有的物品都采用同種比例,而缺少大小高低的變化,肯定會顯得十分刻板。

通常在沒有完全掌握比例與尺度前提下,可以采用1:0.618(黃金比例)的完美比例來規劃空間,這應該是一個非常討巧的辦法。因為根據這種比例來擺放家具,一般都會得到良好的視覺效果。
5焦點與從屬
居室裝飾中,可以說有很多辦法能打破單調沉悶的空間氛圍,其中較為有效的表現手法,則是在正常視線內陳設引人注意的物體,即打造空間的視覺焦點,有時裝飾有品味的住宅,既不需要昂貴的物體堆砌。也不用絢麗多彩的布藝點綴,只需要根據空間主題,在醒目位置擺上一盞燈、掛一幅畫、放在椅子,就足以點亮整個空間的靈魂,這就是制造視覺焦點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在舞臺上演戲,當主角和配角關系明確時候,所有演員都會按部就班各司其職;反之則無從適從。室內陳設同樣如此,在居室裝飾中,首先要明確焦點元素與從屬元素之間的關系,因為只有這樣,才便于確定視覺中心,進而打造主次分明的空間層次。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空間內,視覺中心一個足矣!如果焦點過多,就會變成沒有重點,正如在舞臺上配角的行為是為了突出主角一樣,在軟裝配飾中同樣忌諱喧賓奪主。
6節奏與韻律
節奏與韻律是密不可分的統一體,是創造和感受的關鍵。在室內裝飾中,空間的構成元素呈有規律的變化就是節奏。與音樂節奏相似,好的裝飾節奏一樣可以愉悅身心。德國文豪歌德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其內涵就是二者都通過節奏與韻律,來體現共通的美學原則。

節奏與韻律通過空間的虛實交替、構件排列的疏密以及曲柔剛直的穿插等變化來實現,其主要表現手法有重復、遞進、抑揚頓挫等。在軟裝配飾中,可以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方法,來增加房間的流動感和活力感。但同一居室切記使用兩種以上的節奏,否則容易讓人產生無從適從和心煩意亂的情緒。

在復式和別墅的設計中,樓梯是最能體現節奏與韻律之所在;或盤旋而上,或蜿蜒起伏,運用節奏與韻律的手法,每部樓梯都變成生動的旋律,在家居中輕歌曼舞。
7過渡與呼應
軟裝陳設在色調及風格上做到彼此協調其實不難,難度在于如何讓二者產生聯系,所以運用過度手法就顯得十分重要。過度與呼應屬于均衡的美學形式,是藝術變現中常用的手法之一。

在室內設計中,過度與呼應總是形影相伴的,具體到頂棚與地面、墻面與家具之間······物體與色彩之間如能過度自然、呼應巧妙,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

所謂“過渡”就是把處于相鄰位置的不同元素有機結合在一起,使之形成一個整體,共同為表現主題服務;而“呼應”則是把不相鄰的同類元素間溝通起來,使相關內容超越距離集中在一起,從而達到突出主題的目的。

在軟裝配飾方面,運用好“過度與呼應”手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不僅能使空間整體布局變得流暢,還可以增強裝飾元素的美感;但是在實際陳設中不宜過分使用,否則給人造成雜亂無章過于繁瑣的空間感覺。
8比擬與聯想
“比擬”是文學上常用的一種修飾方法,就是通過豐富的想象,通過擬人或擬物,借以抒發內在情感;而“聯想”指根據事物間的某種潛在聯系。

將抽象的意識活動與具體形象相結合,來引發深入的思考,因此,比擬和聯系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在室內設計方面,一般所需的聯想內容都是客觀存在的,而比擬則是較為具象化的色彩或布景,在聯想的展開下,表現出創意上的審美情趣。

運用“比擬與聯想”美學原則進行家居設計時,需要注意的是:比擬與聯想不應該是沒有目的、沒有根據的的胡思亂想,它營造的空間感覺,應該是房主曾經有過、經歷過或非常向往的生活氛圍。

比如,家中擺上具有各國特色的紀念品,就會使人聯想到房主豐富的旅游閱歷;觀看掛在墻上的攝影作品,通過該場景畫面則能引發訪客對拍攝對象的深入想象,并從中了解主人的興趣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