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家電行業整體不景氣的形勢下,2019年家電企業如何逆襲突圍也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11月21日,由北京商報社主辦,奧維云網和數據雜志協辦的“2018年家電品牌創新研討會”在京舉行,與會專家與家電廠商圍繞著家電品牌創新展開研討,在技術研發、設計理念、服務策略等方面為家電企業獻計獻策。
家電增速進一步放緩
從今年家電業的三季報看,受房地產市場疲軟影響,家電業上市公司普遍面臨業績下行的壓力。除格力、美的、海爾三大白電企業因空調、冰箱、洗衣機市場集中度較高而業績逆勢增長外,彩電、廚電、顯示面板企業的業績大多數都不太好看。
彩電方面,奧維云網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雙11”期間,彩電線上平臺銷量為259.6萬臺,同比下降10.2%;銷售額為63.6億元,同比下降21.8%。中怡康數據也顯示,“雙11”線上彩電銷售量為314.4萬臺,同比下降7.8%;銷售額為77.8億元,同比降17%。
即使是有“家電行業最后一塊利潤高地”之稱的廚電行業,也無情地遭遇了負增長,整體市場表現頹勢。2018年前三季度,廚電市場一改過去幾年的強勁勢頭,情況急轉直下。中怡康數據顯示,2018年前5個月廚電市場規模達到369億元,同比下滑4.2%;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廚房家電市場規模同比下滑6.1%。日前,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發布的《2018年中國家電行業三季度報告》中也顯示,三季度廚衛電器市場整體規模同比下跌4.9%。
對于2019年,奧維云網家電大數據本部副總裁趙梅梅表示:“2019年的市場大環境是趨緊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對各個品類、市場規模的預期也都不是特別樂觀。”她指出,總體來看,2019年的增速比今年還會再微微放緩,比如空調,今年的預期是漲3.8個點,2019年估計只會漲一兩個點;整個廚電市場還會下滑,但是會比今年好一點,包括一些新興品類預計明年的增長速度也不會特別高,還是會放緩。
趙梅梅也認為:“雖然看數字不是很好看,但如果從整體的需求來看,我們要想象一下我國的人口基數很大,還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市場,因為市場空間很大,當一個市場整體停滯的時候,其實就是在搶競爭對手的空間來實現自己的增長。”
創新要抓住用戶需求
在整體家電市場增速放緩甚至下滑的情況下,創新就成為至關重要的一環。但如何創新,在哪些方面創新,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數據雜志執行主編姜子謙表示,家電企業需要做出一些新模式的轉化,未來智能化、互聯網化、信息化、人工智能、大數據與基礎還需要深度結合,現在這些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作為家電來說還有一些核心的訴求,比如說噪音問題、費電問題、散熱不好的基本工藝,還需要智能化在創新的同時保證如何通過新的技藝、新的功能,讓家電最本質的工藝質量得到明顯改善,現在從行業角度來說可能除了智能電視以外,其他家電的智能化程度還較低,但是相對來說也意味著只要是其他產品能真正走入智能化,未來還是有很大的市場。
在他看來,家電企業需要作出一些新模式的轉化,分為三大板塊,第一大板塊應該是營銷,第二塊是產品功能。“從前年開始,包括人工智能、物聯網已經開始紛紛被家電企業提入到自己新品的理念中,但隨著變化會發現很多小家電未必需要去提高大上的概念,比如高壓鍋、電飯煲在這波市場中得到新的增長,不是為了滿足基本需求,而是改善生活。對于小家電,新一代消費者更注重便捷、輕巧,越小越好用,顯得越精致,他們可能更愿意去購買,從廠商這塊來說,會發現價格便宜不再是首選。”第三個板塊,作為家電創新來說,新興品類不能盲目加入。比如前年北京霧霾很嚴重,瞬間空氣凈化器成為各大廠商爭相加入的行業,其實當年出現的品牌現在沒有多少還活著,還是要從消費者的需求來考慮。
中國家電協會旗下《電器雜志》副總編輯于昊表示:“盡管現在整個經濟環境不是很好,有可能出現價格競爭的情況,甚至在某種情況下主力消費價格斷裂,但是總體來看消費理念并沒有下降,就是說現在主要的消費群體‘80后’、‘90后’的消費理念仍然在升級,或者說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消費理念都應該不會再有任何的下降空間。對于企業來講,創新一定要圍繞在消費者需求的層面。在消費理念不會下降,消費的需求也不會真正下降的情況下,企業的創新仍然要聚焦在用戶的需求上,企業與其去深刻理解互聯網時代的變化,不如說應該理解互聯網時代帶給現在的消費者真正消費理念上的一種變化。”
消費升級應做好服務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副院長葛豐亮表示,雖然家電市場整體形勢不容樂觀,但消費升級的趨勢沒有改變,人們的消費需求正在擴張,新的個性化消費需求不斷形成,同時未來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對企業、對市場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對于消費者的需求問題,與會的企業代表與專家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IQAir市場相關負責人認為,今年市場上有非常大的變化,企業如何在這種變化的情況下契合市場變化作出相應的決策和創新的動作,是非常關鍵的因素。消費者變得非常聰明,對于凈化器的了解,對于各種產品知識、數據、性價比的分析,他們會非常仔細地來對比,以及他們在室內空氣到底是什么樣的問題。“消費者變得更加聰明了,我們也會根據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及時做調整,今年我們很大的增量是來自于裝修甲醛的市場,我們原有消費者的群體很大程度上是高收入人群、奢侈品人群,但是像今年甲醛市場有很多剛需的人群,家里新裝修,他更愿意付出更大的成本來買更高端的產品,能夠看得到市場的趨勢變化是非常關鍵的問題。”
352內容運營經理張瀟雨認為,現在年輕人普遍有一種低欲望的消費理念,房地產的低迷未必會對家電企業有特別大的消極影響,要看人群,比如說現在的空氣凈化器,352推出過一款針對租房人群尤其是年輕群體的產品,他們可能住單間,這種產品本身體積比較小,成本也相對低一些,售價也會低一些,不管房地產會不會低迷,但是消費者的需求永遠都在。“我們針對年輕人的消費習慣以及現在最新的情況,針對他們的需求去推出產品,我相信還是大有可為的。”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家電行業的服務依然是一塊短板。中國企業報家電主編許意強指出,整個家電產業如果分成三段,就是上游的供應鏈、中游的制造產業和下游的分銷與服務。“這幾年零售的創新速度很快,京東也好、天貓也好,崛起非常快,但是家電的服務是很大一塊短板,如何把服務這一塊做得更好,我覺得家電企業接下來可以在服務和產品這兩端有大的突破,我相信可以更好地來迎合消費升級,因為消費升級核心要考慮到消費者還希望獲得更好的體驗和服務,這需要企業投入更多的資金、人員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