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一個月,一場寒潮讓人體會到冬天的寒意。對于樓市來說,這場寒潮或因返鄉置業呈兩極分化態勢。根據安居客1月國民安居指數顯示,或是源于年關將至,找房熱度上1月一二線城市整體下行,三四線城市熱度反而升溫。
購房者信心指數回溫
2017年是樓市深化調控年,作為市場風向標的購房者信心指數更是隨著政策的變動而發生變化,其中尤以去年11月最為明顯。
據統計,去年11月,在30天的時間里,共有28個省市與部門發布了有關房地產調控36次,系列調控下購房者信心指數低至91.3,創下2017年全年最低。
進入2018年,購房者信心又開始大幅回升,相較去年最低的11月,1月購房者信心指數環比上漲6.9%,升至107.4。這其中或是對未來樓市的樂觀,有58.1%的人認為國家會繼續調控,與2017年11月的71.7%相比,低出13.6%。
作為房產經紀人,對于樓市的判斷則較為謹慎,1月房產經紀人信心指數114.7,環比微漲0.3%,漲幅如此微弱或因房產經紀人對未來樓市調控的不確定性。72.2%的經紀人認為國家會繼續調控,與去年12月的58.9%相比,高出了13.3%。


一線樓市繼續過冬
樓市第一個月,房價整體來看依舊保持平穩,根據安居客監測的67城數據顯示,新房均價為15335元/平方米,環比微漲1.41%;二手房均價為13827元/平方米,環比微漲0.39%。
成交量上,北京1月期間成交套數為1787套,環比下跌35%,同比下跌26.5%;廣州1月期間成交套數為5841套,環比下跌36.2%,同比下跌14.5%;深圳1月期間成交套數為2838套,環比下跌12.6%,同比上漲71.8%;上海1月期間成交套數為3995套,環比上漲13.3%,同比上漲31.5%。
一線城市的成交量在1月較為慘淡,僅有上海成交套數看似環比、同比雙漲。事實上,上海成交套數雖然環比增長超一成,面積卻基本持平。12月上海住宅成交面積為46.7萬平方米,進入1月成交面積則為46.2萬平方米,環比下跌1%。
成交面積跌幅最大的為北京,1月北京成交面積下跌約五成。對此,北京安居客房產分析師朱萬鵬表示,1月份北京新房住宅成交區域主要集中于順義、昌平和朝陽等,并且郊區成交占比超7成。從數據中可以看到,一年的調控作用下,成交價也僅有不到3%的漲幅,成交量也順延了去年的狀態。按照現在的市場狀態來看,未來北京還將持續處于低量穩價期。


三四線樓市或因返鄉置業受益
與成交指數、信心指數相比,行為動態指數更能精準地表明購房者的未來需求。
根據行為指數來看,1月找房需求環比下跌4.4%,這或是受累于一二線城市的整體頹勢。一線城市找房需求環比下跌9.7%,跌幅近10個百分點,二線城市環比下跌4.6%。相反,三四線城市逆勢上漲,環比上漲2.2%。
其中衡水找房需求環比上漲15.7%,為全國增幅最高,衡陽則以8.9%的環比上漲位列第二。與之相對應的是一線城市找房需求全部下跌,上海跌幅最大,環比上月下跌了13%。
這或是因為年關將近,在外游子準備歸家。與一二線城市大幅嚴控相比,三四線城市無論是房價還是購房資質都較為寬松。
根據往年經驗來看,每年春節期間均是返鄉置業的高峰。安居客房產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7年春節期間,三四線城市返鄉置業人數占比72.4%,熱門返鄉置業城市多位于江蘇、廣東、安徽等省份,一線城市及部分二線城市為熱門流出地。預計2018年春節期間一線城市找房熱度或將進一步回落,三四線城市熱度仍有一定幅度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