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底開始,液晶面板經歷了持續14個月的漲價,峰值漲幅達到40%。雖說這讓眾多上游面板生產廠家收獲頗豐,但是迫于成本壓力,國內彩電均價也不斷開始上揚,這很大程度上導致2017年中國彩電市場持續寒冬,整體銷量甚至可以說慘不忍睹。
大尺寸液晶面板產量恐過剩大尺寸液晶面板產量恐過剩
由于彩電整體市場銷量不佳,從2018年開始,大尺寸液晶面板價格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其中主流尺寸的價格在今年1月份已經環比下跌5%。據了解,以65英寸液晶面板為例,其價格目前約為300美元,比高峰時的400美元下滑了約25%,十分驚人。
但是與此同時,大陸不少面板企業不斷投資興建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其中不少也已經開始投產,這讓供求關系發生反轉,從供不應求變為產能過剩。特別是大尺寸面板,價格持續下滑。
韓系面板廠家已經逐漸將重心放在OLED上
面板價格的下滑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件好消息,這意味著終端電視價格將會進一步下降。但是面板企業必須警惕,因為此時韓系面板廠家已經將重心放在利潤轉換更大OLED面板生產方面,逐漸削弱了對液晶面板線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