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舍說
這年月,千萬別跟消費者耍流氓。

Photo by Oliver Shou on Unsplash?
獲得國美高達2.16億的C輪融資,宣稱要做標準化裝修的定義者與開拓者,揚言將首先打破“ 家裝 圈無百億企業”的魔咒,這些愛空間在2017年中旬開出的連珠炮,距離今天已近一年了。
而此期間,除了與國美聯姻的馬甸店開業,以及每年固定節日“愛粉節”的熱鬧,愛空間似乎有些沉默。這次的沉默,到底是臥薪嘗膽,還是后勁不足?好奇的青舍年前年后都沒閑著,展開了多方探秘模式。
經過一系列明察暗訪,我們發現愛空間并沒閑著,一直在背后籌謀,更偷偷用三年時間和上億資金煉造出了一套“ 家裝 全線上管理系統——魔盒”。據說,這套歷經無數磨難且匯集近百位高薪技術男精華的“殺手锏”,將于2018年3月7日高調亮相,企圖血洗 家裝 市場。
蟄伏三年的“魔盒”
問題來了,敢喊出如此豪言壯語,愛空間憑什么?
面對這個問題,愛空間創始人、CEO陳煒給青舍的答案特別直接,這套蟄伏三年即將亮相的殺手锏“魔盒”系統,將在未來大幅度提升消費者對 家裝 的信任度與口碑,實現這些不是靠情懷,而是靠技術。
顯然,這個回答聰明又巧妙,重點有兩個,一,提醒大家熬了三年的“魔盒”系統準備好亮相了,TA很燃,是殺手锏;二,這個“夠辣”的系統不玩情懷只玩技術,能直戳 家裝 行業軟肋,把同行都搞不定的消費者信任度和口碑提上來。
當然,還有一層不便直接表達的深意:不好意思了各位同行,老子磨了三年,砸了數億換來的信息化系統“魔盒”一上線,再加上標準化和產業工人兩桿大槍,未來這規模化的百億級 家裝 企業就看我了。
想偷師想跟風?估計懸!整幾個老掉牙又不好用的“偽系統”裝裝樣子還行,真想做到3個APP+19個系統串聯,更重要的是,相互之間還能無縫對接,省時高效0誤差,你們短時間內肯定沒戲。
是的,青舍也以為,想把之前扣在自己身上的“標準化 家裝 ”標簽延續下去,不掉鏈子,不丟面子,必須用真正的改變征服消費者。
而經過反復創新與試錯的陳煒深知,消費者其實對所謂的標準化,以及實現標準化的靠山信息化和產業化,沒興趣也無感,只有在裝修過程中讓他們體驗到這一整套“魔盒”系統帶來的確定性和便捷性,體驗到與以往裝修完全不同的感受才行。
于是,信任度和口碑就成了最重要的突破口。
3+19=魔盒=百億未來?
問題又來了,神秘的3+19“魔盒”系統,到底是什么?我們先來看兩張圖解。


愛空間3+19“魔盒”系統圖解
嗯,看不懂很正常,聰明如青舍也不得不花費好幾天,聊了數位技術大拿,才心領神會。來,我們這就詳細嘮嘮。
實際上,“魔盒”并不是一個具象產品,而是對愛空間“ 家裝 全線上管理系統”3+19的統稱。是的,東西太多總得找個框裝起來,于是就有了這個萬能的“魔盒”。
而3+19,則是組成“魔盒”系統的兩大功臣。
3,是3個APP:愛空間APP,能把消費者伺候得樂歪歪,不出門在線上就能完成所有 家裝 流程;熊師傅APP,號稱 家裝 圈的“滴滴”,工人可以通過TA接活兒,看到所有單子開工、截點、驗收的細節,就連每筆工錢都是從這兒提現;愛聊兒APP,你可以理解為高級版“愛空間內部微信群”,要實現 家裝 全線上流程化忒復雜,各部門配合和數據調取都得靠TA,據說很神奇。
19,是藏在3個APP背后的19個系統:CR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MS內容管理系統、公眾號、小程序、官網屬于營銷管理系統;設計系統和魔術家屬于設計管理系統;管家系統、工人系統、質檢系統、售后系統屬于工程管理系統;SCM采購系統、WMS倉庫管理系統、TMS運輸管理系統、VRM供應商系統屬于供應鏈系統;基礎數據系統和商品系統屬于基礎管理系統;BI系統屬于數據系統;最后是財務系統。
當然,若想讓如此繁復的3個APP+19個系統順利串聯運行,就需要針對客戶、工人和管理系統進行精細化磨合,青舍認為,這才是“魔盒”的魅力,更是愛空間花了三年時間和數億金錢拼出來的結果。
其實知道就算這么解釋,仍舊有許多“技術盲”兩眼一抹黑。或者這么比喻吧,你現在之所以能在半個小時左右吃上全城美食,能在1分鐘之內叫個帥哥來接你上下班,能依靠個人信用免押金騎上小黃車,都是因為平臺背后有強大的信息化技術支撐與串聯。不過,我們更在意的絕對是體驗感受,并非如蜘蛛網一樣的隱藏系統。而愛空間這套“魔盒”系統,就是為了提高你的 家裝 體驗用存在的。
陳煒其實心里最清楚不過,這個對 家裝 中所能遇見的人、事、物進行全方位線上管理及分配的龐大系統,才是未來形成規模化、成百億裝企、血洗市場的殺手锏。
如此不難預見,未來中國 家裝 市場真正有價值的戰場,一定在于標準化、信息化和產業化,在于效率、質量與口碑,不會再沉浸于簡單的價格戰上。
沒有“科技”的標準化 家裝
就是耍流氓
接著問,“信息技術”這個聽起來像是在湊熱鬧的詞兒,到底與老百姓 家裝 修有何直接關聯?又為什么說TA將成為 家裝 未來的戰場之一?
先來看看,有了強大的“信息技術”,我們的 家裝 之旅都會發生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只要經歷過“ 家裝 災難”的人,就不難看出區別,除了到線下看樣板間這個讓你省略你都不樂意的步驟之外,“信息技術”幾乎已經把所有事兒都包圓了。換句話說,“信息技術”替消費者與 家裝 公司守住了所有出入口,將“人”這個最不定因素的權利弱化至極限。
要知道,決定權在“系統”,而不在“人”這個變化,對 家裝 行業而言是一件非常牛的事情,更是一件必定會顛覆消費體驗的事情。
所以,在青舍心中,陳煒大膽“奪權”這件事兒,大概是繼他帶領團隊集體瘦身成功之余,最值得被點贊的行為了。沒錯,據我們所知,“奪權”也是所有 家裝 公司老板想干卻不敢干的一件事兒。
如此一來, 家裝 環節中,消費者、工人、工料、工期等諸多不確定因素,統統可以在系統中完成,傳統 家裝 中所有不確定性,都會被出錯率極低的系統化確定下來,愛空間所謂的“標準化 家裝 ”才有可能完美實現。
再說深一些,未來一個 家裝 公司的“系統化能力”,必然決定了其競爭力。通過“信息技術”所實現的系統化管理程度越高,這個裝企的綜合能力就越強,而系統規劃越完善,各系統之間的接口就越流暢,少走了彎路,效率、抗風險能力、戰斗力和用戶體驗也將隨之攀升,擋都擋不住。
這也就是我們想通過上面的標題告訴大家的,未來,如果一個“靠人不靠系統”,無法實現“信息化”技術的 家裝 公司跟你聊“標準化” 家裝 ,那他就等于是在耍流氓。
放長線釣大魚
在搞清楚愛空間蟄伏三年的殺手锏之后,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實際上在實現系統化且完成“奪權”之后,首先獲利的一方并非是愛空間,而是消費者。
是的,對于 家裝 公司本身,這種前期大規模的投入通常無法形成即時成效,但卻會在公司發展的中后期產生巨大的能量。
這個策略有點“放長線釣大魚”的意思,比如愛空間這套3+19“全線上化管理系統—— 魔盒”就如同一條拋出去的“魚線”,等它夠長夠穩,魚自然會主動找上門。道理其實誰都懂,但高成本的投入與長時間的等待,卻將許多 家裝 品牌擋在了門外。
實際上,于整個 家裝 行業與具象品牌的未來而言,投入不小的成本、給予長時間的等待以及經受反復試錯到底值不值?
青舍倒覺得,大家與其把愛空間當成勁敵,還不如當TA是個案例,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將簡單問題程序化、將零散問題系列化,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愛空間正是通過系統化的管理,用技術來為TA的標準化保駕護航,為TA的百億未來加速。
當然,無論商家說的多么天花亂墜,折騰的又有多熱鬧,最終消費者買單與否,體驗感受與口碑如何,才是“生死要素”。我們也希望,用戶的消費體驗,會是 家裝 行業與 家裝 公司畢生的追求,永不可松懈。
至于3月7日,愛空間在名為“移動互聯時代的標準化 家裝 ”的開年第一場品牌戰略發布上,將如何詮釋自己“血洗 家裝 市場”的誓言,我們拭目以待。(文字 / 王哥 王同硯 主編 / 王哥 設計 / 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