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中國社會消費、產業(yè)升級,加之物聯網、AI技術的逐步成熟,智能家居在經歷許久沉淀與積累之后在近年迎來爆發(fā)。據權威機構發(fā)布的報告,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和服務市場規(guī)模將達700億美元,2021年更是突破千億美元,巨大的市場前景已擺在眼前。

家居領域掘金成風,各路巨頭紛紛入局
智能家居市場巨大的市場容量,正吸引越來越多搶食者進入。
從行業(yè)來看,智能家居玩家當前主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tǒng)家電廠商,以海爾、美的、格力等為代表;另一類是互聯網/科技新貴,如Google、Amazon、Apple、阿里巴巴、小米、京東等。圍繞智能家居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各方勢力的持續(xù)發(fā)力,推動了智能家居這一理想化場景的加速實現。
在傳統(tǒng)家電廠商的智能家居布局中,海爾U+無疑具備代表性。在打造單品智能產品之外,海爾提出U+智慧生活平臺,以其品牌下的家電產品為核心,借助其自身的品牌、技術、供應鏈優(yōu)勢,構建“硬件+軟件+服務+內容”的智慧生活模式。值得一提的是,除自家產品外,U+平臺也兼容主流的技術標準。

而有別于傳統(tǒng)家電廠商提供單品智能的思路,目前互聯網/科技企業(yè)們所提供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大多為“平臺”模式,如百度DuerOS開放平臺、阿里的AliGenie開放平臺、京東的京東微聯。其中,小米則是以硬件為主攻點,力圖打造一套生態(tài)閉環(huán),通過構筑生態(tài)鏈企業(yè)這一模式,從不同細分領域發(fā)力智能家居。而在國外,谷歌、蘋果、亞馬遜等巨頭也先后入局,進一步引爆了這一市場。
消除單品“孤島效應”,主動服務成趨勢
客觀來說,目前,智能家居尚處在單品智能階段。傳統(tǒng)家電廠商僅將智能作為營銷噱頭,通過在單品種植入智能化操作來吸引用戶,以此達到提升出貨量的目的。該模式缺點十分明顯,即單品與單品間無法做到互動互聯,倘若用戶要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則往往需要購買某一品牌家電,或額外購買配件以解決單品的聯通問題。
單品的交互智能顯然遠遠滿足不了人們使用需求,更不是“智能家居”的本意。要取得智能化場景體驗的不斷升級、優(yōu)化,首先需要打破的是單品智能的孤島效應,這需要行業(yè)間的協同努力。另一方面,在走向智能家居的過程中,人機交互方式也將發(fā)生根本性扭轉,目前的機器“被動接收、被動服務”模式將被“主動服務+交互智能”取代,智能系統(tǒng)將隨時待命,在用戶未發(fā)起交互時主動提供適用于當前場合的服務,而用戶發(fā)起交互需求時按用戶指令執(zhí)行和反饋。同時,用戶主動發(fā)起需求的動作會被作為一種用戶的偏好修正主動智能系統(tǒng),恰如一個私人秘書。
試想這樣的場景,清晨伴隨著光線的變化,窗簾自動緩緩開啟,音箱傳來舒緩的起床音樂,新風系統(tǒng)和空調開始工作。你開始洗漱,洗涑臺前的私人助手自動為你播報今日天氣、穿衣建議等。洗漱完畢,早餐和咖啡已經做好。當你走出家門,家里的電器自動斷電,等待你回家時再度開啟。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未來智能家居情景。
語音開啟智能生活,云知聲AIOS@Home助力AWE
在智能家居的場景里,語音技術扮演著關鍵角色。作為物聯網時代最自然、高效的人機交互方式,在技術不斷取得突破的背景下,語音已然成為打通智能家居各環(huán)節(jié)的核心媒介,更被行業(yè)視為智能家居入口。在國外,有Google Home、亞馬遜Echo、蘋果HomePod,國內則有天貓精靈、京東叮咚音箱、百度渡鴉……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巨頭們都在積極布局智能家居生態(tài)體系,以此來占領用戶家庭,搶占更多話語權。
當然,對智能家居感興趣的并不只有像谷歌、蘋果、亞馬遜、BAT這樣的巨頭,在去年的AWE家電展上,云知聲發(fā)布旗下智能家居解決方案AIOS@Home,引起不小的行業(yè)關注。今年,云知聲AIOS@Home升級歸來,也將于AWE2018展會上重磅亮相。

云知聲AIOS@Home不僅包含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語義理解等技術能力,還包含遠場語音識別、語用計算、知性會話等AI技術,可以讓用戶與與家庭設備實現自然語言人機交互,讓設備成為用戶的“管家”。目前,該解決方案已經在包括格力、美的、海爾、長虹、海信等諸多國內一線家電品牌產品上實現落地,出貨量達百萬級。
除了展示已在家電行業(yè)內有成熟運用的AIOS@Home解決方案外,本屆AWE展會上,云知聲還將帶來旗下潘多拉語音魔盒、服務機器人、兒童機器人、智能車載等多款智能產品。同時,云知聲旗下人工智能語音專用芯片UniOne也將在展會上首度披露,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