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2日北京市發布空氣重度污染橙色預警,闊別許久的霧霾再度來襲,這也讓不少人撣了撣家中空氣凈化器上落滿的土。
自2017年供暖季伊始,處于霧霾一級戒備的人們空等了一場。隨著政府對PM2.5治理力度加大,霧霾減少,以往主打強力除霾的空氣凈化器,在2017年的行情有些尷尬。
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7年空氣凈化器的銷量只有725萬臺。中怡康數據則指出,2017年最后四周,空凈零售量同比大幅下滑,最大降幅接近80%。這樣斷崖式的下滑怎會不令人彷徨,甚至擔憂空凈市場會不會逐漸萎縮。
但在此境況下,中怡康竟然對2018年的空凈市場做出了“新爆發年”的預測。它指出,2018年空凈市場整體銷售規模預計達289億,復合增長率超過40%。很多人不禁想問,究竟是什么支撐著如此“大膽”的預測。
這就必須要從空凈產品的根源問題談起了,眾所周知,空氣凈化器在中國一路飄紅與霧霾頻發息息相關。可這是否意味著當霧霾“提不動刀”了,空凈的處境就會變得尷尬?
顯然并不是。在2017年狂飆突進的352空氣凈化器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曾表示,空氣變好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沒人希望空氣越來越差。空凈是為解決消費者空氣問題應運而生的產品,但它并不是只能解決霧霾這一個問題。
據了解,美國空氣凈化器的市場普及率已經達到20%—30%,與之比較,即便霧霾令中國空凈銷量暴增,但在中國,空氣凈化器的市場普及率仍舊偏低。中怡康副總彭煜也明確指出,中國空氣凈化器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
美國沒有肆虐的霧霾,但空凈普及率卻高于中國,這無疑為中國空凈市場打開了另一扇窗。要知道,霧霾只是室內空氣污染源之一,此外還有像苯、甲醛、微生物、細菌、病毒等,都會給人體健康帶來威脅。故此,352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健康的追求,空凈依然有廣闊的市場,比如春季花粉、動物毛發、二手煙、細菌和流感病毒等等,這些都將成為凈化器的凈化對象。產業經濟觀察家、釘科技總編輯丁少將也指出,健康意識的覺醒,讓消費者對空凈產品的依賴度會不斷變強。
加之“十三五”規劃中提到,“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均國民收入也將處于世界中等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邁進階段。而伴隨著收入的增加,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將過渡到更高層次,針對潔凈空氣、水等資源、環境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
正是基于以上兩點,霧霾是否頻發正在與空凈銷量的高低脫離相關性,也是中怡康敢預測2018年空凈將迎來新的“爆發年”的主要原因。
其實,就廠家而言早已盯準了空凈這個增長空間巨大的風口。在資本層面,2017年352環保科技公布獲得超2億元人民幣融資,這也是迄今為止國內空凈領域最大筆融資。此外就品牌而言,新入局者絡繹不絕。在空凈行業已有美的、格力、夏普、松下等傳統家電巨頭的前提下,2017年又有網易嚴選、墨跡天氣、錘子等大批互聯網公司跨界入行分一杯羹。而產品層面,早已有人先下手為強,探索集多種功能于一身的產品,例如戴森的空氣凈化暖風機,除霧霾的同時還能清除家中過敏原;還有352,針對中國家庭不同需求而推出了不同使用效果的濾芯。
霧霾頻發讓空凈除霾功能穩穩站住C位,而除甲醛、除異味、殺菌、加濕凈化等多元化功能也逐漸開始上位。但想擺脫靠天吃飯的尷尬處境,空凈不僅要中式對消費者的引導與教育,更要加大創新力度,相信伴隨著新需求的增高,新一輪行業洗牌也將開始。(吳霄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