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會,夢中有世界。大家好,受黨報評論君邀請,今天我們來聊聊最近大火的世界杯營銷。誰是2018年世界杯最大贏家?奪冠的法國隊?捧得金球獎杯的莫德里奇?不不,很多人都覺得“華帝或成最大贏家”。
事情要從今年5月30日說起,作為法國隊贊助商,華帝股份借勢營銷,推出“冠軍套餐”,宣稱“法國隊奪冠,華帝退全款”,并在自媒體、電梯、戶外大批投放這則廣告。段子手們當然也沒閑著,每當法國隊進球、晉級,就調侃“現在我就想問華帝慌不慌”,這樣的熱度一直持續到了決賽。法國隊奪冠后,華帝趁熱發出“退全款流程公示”,又在社交平臺怒刷了一波存在感。

相比于很多狂擲重金卻沒泛起幾個漣漪的廣告,華帝的營銷堪稱“四兩撥千斤”——以不超過7900萬的投入,實現股票上漲、銷量提升,更不用說圈得流量盆滿缽滿、品牌知名度大大提升。
在企業主們看來,四年一度的世界杯不僅是一場足球盛宴,更是一輛不搭不行的流量快車。世界杯結束后,營銷仍然大有舞臺,所謂營銷套路千千萬,看你會干不會干。
營銷,顧名思義,營造一切可能來促進銷售。最常見的可能就是簡單粗暴型。世界杯期間招來一片罵聲的廣告,與之前盤踞各種平臺、旋律簡單而洗腦的“魔性”廣告頗為類似,“羊羊羊”“今年過節不收禮”“這是一個神奇的網站”等等等等……這樣的營銷都有著極其“樸素”的價值觀:不管觀眾咋想,既然咱花了這廣告費,要多說幾次品牌名才能值回票價呀。
除此之外,還有打溫情牌的。之前刷了屏的“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炒蛋”,強調空間和時差無法割裂父母與子女間的連接,讓留學生群體大呼戳心窩子,其實是信用卡的營銷案例。就在前兩天,肯德基發消息稱,為了慶祝“吮指原味雞”銷量突破50億塊,限時以31年前肯德基剛剛進駐中國時的價格售賣。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價格,在一片脈脈溫情中,讓觀者大呼買買買。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營銷學會了“打心理戰”,敏銳抓住用戶痛點并將其迅速轉換成賣點。樂評地鐵專列、掃碼得到你的“使用說明書”……網易云音樂在朋友圈的一次次刷屏,吸引用戶用歌詞表達情感、拿聽音樂的習慣匹配同類,抓住了“用音樂消除孤獨、找到身份認同”的這根弦。“三聯聽周刊”上線24小時內吸引了超過5萬用戶付費,正是利用了社交平臺的感染力和復制性,通過轉發、分享的方式,既能彰顯自己的文化消費品味,又打好了一張“分銷牌”。
傾盡智慧,用好的創意進行營銷,對于提升關注度、推銷產品,無疑是事半功倍。但也需注意,別把“營銷套路”變成“套路營銷”,沒有底線、違規違法的操作,必然會被嚴懲。一些“網紅品牌”雇人排隊之舉,已經屢受詬病;有自媒體為了吸引流量制造聳人聽聞的假新聞;更有一些所謂保健品掛羊頭賣狗肉,大肆投放虛假廣告……凡此種種“惡性營銷”,挑戰的是道德倫理的底線。
日前,“O泡果奶”“莎娃雞尾酒”“邦瑞特植物防脫育發露”等電視廣告被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叫停。斐訊路由器“0元購”的營銷套路,因其搭載的P2P平臺聯壁金融“爆雷”而處于風口浪尖。涉案金額超百億元,受害者多達百萬,連帶著居中扮演“中介”角色的京東也遭到大量質疑,相關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這說明,營銷套路再巧妙都只是錦上添花,如果試圖超越底線,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再回到一開始我們所說的華帝,這兩天又成了焦點:一些經銷商稱,買的時候光有小票沒簽協議就不能退。這也是霸王條款了。要知道,如果沒有后續服務和誠信做支撐,營銷堆出來的熱度峰值,也可能馬上“涼涼”。
這正是:創意加持營銷,用戶同行叫好。金玉若包假料,自會用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