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與人工智能、無人機應用……7月21日,在成都成華區舉行的極客公園Rebuild2018科技商業峰會上,多位科技創新“大咖”匯聚,而“無人機”一詞更是被頻頻提及,可以說,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無人機的應用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進入互聯網下半場,無人機產業如何定位?產業思維有何轉變?也成為行業發展關鍵。
“我們常常被問到,大疆是不是要進入這個行業或那個行業。但我們實際的想法是:哪些行業可以用到大疆的技術,這樣的角色叫做‘+無人機’而不是‘無人機+’。”作為無人機行業的“領頭羊”,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疆”)總裁羅鎮華認為,應從鋪路石、橋梁、燧石三個角度理解下半場無人機產業的發展。
“就是在各行業發揮‘工具’作用,變成很多行業的技術供應。”羅鎮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因此,對于未來無人機產業的產業應用和商業機會,大疆也認為,信息化和IT化程度越高的公司,會率先使用到無人機。
正如羅鎮華所說,“下一個技術時代,是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的時代。”而無人機,便是其中的重要組成。
“+無人機”而不是“無人機+”
當前,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無人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影視拍攝、安全檢查、農業輔助……而在大疆看來,這正是無人機產業思維的前半段。
羅鎮華在現場解釋到,“產業思維的前半段,其實就是一個T字形,首先深化技術,在取得突破之后,技術自然會帶來廣闊的市場,在不同的行業發揮作用。”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需求產生,“無人機”下一個進入的行業也備受關注。
“我們常常被問到,大疆是不是要進入這個行業或那個行業。但我們實際的想法是:哪些行業可以用到大疆的技術,這樣的角色叫做‘+無人機’而不是‘無人機+’。”羅鎮華表示,并不是要去顛覆哪個行業,而是歡迎各行各業借助無人機技術實現更高效的升級迭代。
為此,羅鎮華用從鋪路石、橋梁、燧石三個角度做了解釋。
在他看來,“鋪路石”就是要對道路交通起支撐作用。“我們相信并不是無人機改變了影視行業,而是影視行業通過無人機等工具,在自我進化。包括成熟的導演、攝影師利用無人機來實現更多的創意,也包括青年創意者借助無人機等產品創作,這是影視+無人機。”羅鎮華舉例說。
更近一步來說,“+無人機”也意味著橋梁思維,即把無人機作為一個把前沿技術接入行業應用的橋梁,同時也把行業市場開放給開發者。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無人機和人工智能的應用,羅鎮華舉例說,“假設在兩年前的電路檢查的自動識別隱患AI,可能首先要在一條幾百公里的輸電線上布設上萬個攝像頭,這是非常不現實的。而當無人機深入應用之后,AI與行業應用之間的橋梁搭起來了。”
而最后,在互聯網時代,無人機更為重要的思維,是在不同行業“擦出火花”,從而達成合作,就像燧石一樣,成為關鍵“工具”。
“未來無人機或更大范圍機器人的應用,相信在技術普及后更多應用場景會像燧石打火一樣,靈感激發,誕生新的市場。”羅鎮華說。
“無人機”人才很緊缺
無人機進入產業發展后半段,也意味著更大的市場.
就像羅鎮華所說,“越來越多的行業意識到了無人機的應用,也想進入進來,這也是現在我們為什么會強調生態與合作的原因,會有越來越多的行業參與。”
事實上,旅游發展、施工監督……當越來越多產業意識到發展時需要一個空中的視角時,無人機無疑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但這背后,也意味著對更多“懂無人機的人才”的要求,“人才還是很緊缺的。”大疆公關總監謝闐地也坦言,而在他看來,未來,哪個行業的工程師多、IT普及程度高,使用無人機技術的可能性就越大,因為無人機是需要操作和管理的技術資產。
對于大疆來說,下游人才的緊缺,對于上游的生產、開放也有一定制約,對此,謝闐地也告訴記者,今年五月大疆與微軟的合作,便能有效緩解“制約”。
具體而言,大疆發布面向Windows的軟件開發工具包(SDK),將商用無人機技術拓展到全球最大的企業開發者社區。為Windows10電腦編寫的應用程序,可以針對不同行業的各種應用場景,對大疆無人機的飛行和控制進行定制,包括完整的飛行控制功能和實時的數據傳送。
換句話說,這相當于把無人機技術開放給了全球將近7億的Windows10用戶們。
值得注意的是,在培養國內無人機人才方面,大疆也以“比賽”激發了人才氛圍,即機器人大賽RoboMaster。
對于很多外界人來說,大疆的這一比賽似乎是不務正業,而謝闐地卻認為,這是為無人機行業儲備未來人才。
就像此前大疆創始人汪滔所說,“希望借助賽事呼吁全社會共同探討和解決無人機人才培養體系中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