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商報訊(記者 佘欣 實習記者 田睿 實習生 李青 攝影 黃利健)8月12日,張先生來到自家新房看裝修進度,他一進門就發現,家里裝修用的磚頭亂堆著,一個裝修工人都沒了。
約定6月12日竣工 房子現在仍一團糟
2017年11月底,張先生的妻子在長安醫院住院準備生孩子時,認識了旁邊病床的陪同家屬程某。聊天后張先生得知,程某是從事裝修行業的,“他說自己在華清東路上和別人合伙開了陜西圣賢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剛好我家梨園路的新房也需要裝修。”張先生覺得這算是一種緣分,今年4月1日,就去華清東路這家公司簽了《西安市家庭居室裝飾裝修工程施工合同》。
合同約定,4月2日開工,6月12日竣工。然而,房子現在還是一團糟。
4月開工后,張先生去看過幾次房子,進展正常。5月再去查看裝修進度時,“裝修一個多月了,就只鋪了磚,那次也是我最后一次看到有人在施工。”張先生說。
6月中旬,到了竣工時間,“當時我一進門看到工人施工時搭的架子,架子旁還堆砌著磚頭,所有房間都沒有門。”張先生說,隨后他聯系了程某,程某告訴他要等地磚水泥干透才能裝別的。
7月再去新房時,裝修依舊沒有進展,“程某說在等門,門做好送到就能裝了。”張先生說。
8月12日,距張先生最后一次見到施工工人已過去3個月,但新房裝修狀況并無變化,張先生突然感到可能出問題了,“我從房子出來后就聯系了程某,但他電話一直無人接聽。”8月13日,張先生來到華清東路的圣賢裝飾,這才發現沒人了。
合同約定,雙方發生爭議協商、調解不成,可向新城區法院提起訴訟。
8月13日下午,張先生來到新城區法院,工作人員告知他應去裝修房屋的所在地未央區法院。
先后4次 轉賬近8萬元
昨日,張先生在梨園路一小區的新房無人施工,家中只鋪了地磚和墻磚,墻面抹了膩子還沒有刷涂料。而合同顯示,張先生的裝修項目為裝修公司全包,圣賢裝飾法人代表是李某某,合同價款為75000元。
根據張先生手機轉賬記錄顯示,他前后4次向程某的賬戶轉款,共支付78890元。張先生說,其中,4月1日簽合同時,他支付了50%的工程款37500元;4月22日,支付了5000元水電費;5月18日,對方稱要購買剩余材料,他支付了45%的工程款33750元;6月2日,對方稱需要購買陽臺上的鋁合金門,為合約外材料,他再次向對方轉賬2600元。
“依照現在的完成情況,裝修費應該花了2萬元左右,剩下的都沒有弄好。”張先生說。
警方稱屬合同糾紛 建議起訴
昨日上午,華商報記者陪同張先生來到圣賢裝飾公司,門頭上的LED顯示屏還在運轉,裝修公司大門緊鎖,店內無人辦公。玻璃門上貼有招租電話,撥打過去對方稱自己是房東,12日圣賢裝飾的人聯系了他,并辦理了轉租手續,租房合同應在9月1日到期。“出租信息我們是昨天(13日)才貼上去的,他們搬走有半個多月了。”
詢問圣賢裝飾附近店鋪,大都表示不了解情況,只有一家店鋪老板說:“裝修公司關門快一個月了,之前6月份還營業時,就有人一直來找他們,有銀行的、信貸公司的,還有工人討薪,工人每次來三四個人,派出所也來人協調過。”
隨后,記者和張先生一起聯系西安市工商局新城分局,一名朱姓工作人員說,約一個月前也有人反映了與張先生類似遭遇,當時工商人員調查公司信息發現公司手續齊全,公司注冊地為西安市新城區興工東路華旗東郡4號樓1單元,工商人員多次前去調查,但一直沒人在,試圖聯系法人代表,電話一直沒人接聽。
該工作人員說,工商人員調查手段有限,如果注冊單位不經營了并且失聯,執法難度就會很大,建議張先生盡快報案或走法律途徑。“訴訟過程中,如果有需要,我們可以提供法人代表的信息。”
昨日上午,華商報記者陪同張先生來到公安新城分局胡家廟派出所報案。“如果公司是虛假的,就屬于詐騙可以立案。”值班民警說,張先生這種情況屬于合同糾紛,對方手續齊全是正規公司,現在沒有裝修完畢,屬于沒有履行合同義務,不能認定為詐騙,民事糾紛應去法院起訴。
昨日,記者也未能聯系上程某。目前,張先生準備向未央區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