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地板10年返還全額貨款,沖著“力豐”這個品牌,加上如此吸引人的優惠條件,徐女士家裝時選擇了“力豐美家”。不料剛到了第一次返還期,“力豐美家”就左右推辭,工作人員最后玩起了失蹤。還有一些顧客在支付全額款后,地板到現在都還沒安裝。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力豐美家”已停止營業,業務員直言“全額返”推出就是為了收集資金。律師提醒,類似返現活動,涉及長線回報的都不建議參與。
[客戶投訴]
“每年返現直至返滿”成空談
徐女士家里從2017年3月份開始裝修,在凱旋路3021號3座力豐地板(2017年7月搬遷至凱旋路2115號B座401)選地板的時候,銷售人員推薦了正在搞“全額返”活動的高檔地板。
“力豐美家”官網公告中的第五條顯示:所有參加“買地板·全額返”活動的用戶,自地板鋪裝完畢后,結清所有款項之日起的12個月后,即可得到“全額返”活動的第一筆“返還款”,剩余期數的“返還款”每間隔12個月返還10%,以此類推,直至返滿10期”。
于是徐女士選擇購買了參加“全額返”活動的地板,共付金額33901元,不久后工作人員上門安裝了地板。
今年3月份。徐女士向當時的銷售員楊某詢問返還款情況,楊某讓徐女士發朋友圈為“力豐地板”做宣傳,再截圖給“力豐美家全屋定制”公眾號,徐女士按其要求照做了。4月份徐女士再問起返還款的事時,楊某說返還時間以安裝完畢時間算,而徐女士家的地板安裝時間是2017年5月份。直至7月,徐女士再次聯系楊某,楊某的回復是:公司會統一安排。徐女士8月14日再次微信聯系楊某,楊某又說讓徐女士找售后登記一下。
之后徐女士得知許多參加“全額返”活動的客戶都沒有拿到公司承諾的返還款,這才感覺到自己被騙了。
徐女士說:“這么大的一個公司推出的活動,沒想到會不履行,其實當初選中他們還是看中了這個返現活動,現在了解下來,還沒人拿到過返現,這是欺詐行為。”
收完全款地板沒裝玩失蹤
在維權過程中,徐女士了解到,有過類似遭遇的顧客不在少數,不少顧客甚至地板還沒有安裝,“力豐美家”就已全部失聯。
郝先生也是受害者之一。去年10月,郝先生在朋友的推薦下,看中了“力豐美家”的“10年全額返”活動,于是在“力豐美家”徐虹中路門店,付全款購買了價值共64395元的地板和木門,其中地板參加了“全額返”活動。
“當時因各種原因,裝修沒有啟動,直到今年5月才開始安裝地板。”郝先生說,他聯系上“力豐美家”后,銷售員楊某給出的回復是,木門缺貨,而且短時間內不會有貨,建議郝先生選購其他產品。并表示會將款項退回到郝先生的銀行賬戶并收走了木門的發票原單。
力豐公司告訴郝先生,地板是有貨的,但卻以倉庫搬家、領導還沒有安排、地板受潮等理由多次拒絕為郝先生安裝地板。
7月10日,力豐銷售人員再次告知郝先生,原先訂購的那款地板沒有貨了,可以更換同等價位的地板。并收回了郝先生原先購買地板的發票原單,開了一張新的地板購買憑證,憑證上寫明預計交貨日期為7月20日。
雖然“力豐美家”一直在推遲,但郝先生考慮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一直等,但沒想到一等又是一個月,至今地板也未裝上。
“地板沒有裝好,其他裝修工作就無法進行,已經耽誤了很多時間。什么‘全額返’我也不想了。”郝先生無奈地稱:“現在我只想‘力豐美家’能盡快幫我把地板裝好。”
據介紹,5月份以來,郝先生多次去了當時購買地板的“力豐美家”徐虹中路門店,“店里我去了也有三四次了,我家就在那附近。有一次店里的銷售人員給了我一個‘負責人劉總’的電話,我跟這個劉總聯系,每次電話里都跟我說的好好的,也約定了裝地板的時間,但是都沒有兌現”。后來郝先生又打電話給劉某,提出想要去“力豐美家”面談,但劉某拒絕后掛斷了電話。
郝先生說:“我打過電話給12345求助,他們回復說‘力豐美家’已經準備安裝了,類似的話我聽得太多了,但事實上卻一直也沒有來裝地板。像我這樣的受害者,也有直接報警的,可警方表示這是經濟糾紛,應該打官司。”
[記者調查]
“全額返”只是為了圈資金
8月20日,記者來到了徐虹中路17號的“力豐美家”門店。現場店門緊閉,店牌仍在,屋內的物品已被搬空,雜物亂堆。
據周圍單位的崗亭工作人員介紹,“力豐美家”門店大約在10天前就已經關門了,而且最近幾天有不少人過來問過,都是因為付了錢還沒安裝地板的顧客。
記者隨后又撥打了“力豐美家”官網上的兩個咨詢電話,發現號碼已暫停服務。在撥打銷售負責人楊某的電話時,始終無人接聽。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還遇到了與“力豐美家”合作的裝修公司老板顧先生。顧先生介紹,從去年開始,“力豐美家”的生意還是不錯的,而且絕大多數顧客都是沖著“全額返”過來的,僅他接過來的單子就有幾十個。
顧先生說:“我手頭的客戶購買‘全額返’活動地板的,沒一個收到返還款,更有付了全款連地板都沒給裝的。‘力豐美家’的楊某親口跟我說,‘力豐美家’搞‘全額返’活動是因為融資出現問題了,向銀行貸款也要很多的利息,所以選擇舉辦了這個活動。”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20多名受害者向12315及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投訴。相關職能部門的回復是,因該公司目前已停止運營,現決定終止處理。目前已做好登記,有新公司注冊完成后,將投訴件告知新公司。還有部分受害者已向警方報案。
[律師提醒]
“全額返”有風險存詐騙嫌疑
上海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賀強律師介紹,消費返現是時下不少商家慣用的銷售手段,不少消費者對此也都習以為常。很多網店為了攢好評,往往根據消費金額,設置部分返現額度,以獎勵消費者。但需要警惕的是,有些無良商家利用返現銷售模式,打著“免費購物”“全額返現”“無理由免費”等旗號,吸引消費者,并承諾全額甚至超額返現,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騙局。
賀強表示,首先“全額返現”的前提是消費者在簽訂合同時要一次性全額付款。實際上,一旦全額付款,消費者基本就喪失了主動權,何時開工、質量控制、材料好壞都難以把握。如果工程完工遙遙無期,帶來的經濟損失不在小數。其次,為了控制成本,短期內吸收更多資金,“全額返現”產品報價要遠高于正常市場價格。有的公司打著“全額返現”的旗號,背地里干的卻是非法集資的勾當,用新客戶的錢對老客戶返現。
“對于這類返現陷阱,消費者一定要注意提防。裝修工程總價一般都不低,如果對方約定的返現期長,公司是否會倒閉、能否正常履約,都需要打個問號,此中風險,不可不防。”賀強表示,合同簽訂后當事方都會留有合同原件,作為合同關系的依據。本案中,涉事公司未將客戶合同原件交給客戶于法無據,客戶可以依據法律要求其繼續履行合同。從實際情況來看,根據本案中涉事公司的現狀,客戶很可能無法實現自身的權益,因此客戶可以向法院起訴,追究涉事公司的違約責任。
“另外,涉事公司先前以返現的形式收取客戶款項,卻長期不履行合同,若有證據證明該公司不存在實際業務,則該公司及其單位主要負責人存在詐騙的嫌疑,受害人可向公安機關反映情況,追究嫌疑人的相關刑事責任。”賀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