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2018年上半年累計銷售額為4487.8億元,同比上漲10.23%,而從BHI“經理人信心指數”來看,自2月起均位于榮枯分水嶺之上,這與國家統計局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PMI數據呈現相同趨勢,數據表明目前全國建材家居市場信心整體呈現回暖趨勢。近期,多家上市企業也發布了2018年上半年報告,從已經發布財報的各大企業上半年表現來看,多數企業在營收、凈利潤兩項數據呈現同比上升趨勢。
定制家居:第一梯隊整體向好
定制企業已經成為家居行業的風向標,從上半年幾家上市定制家居企業的表現來看,雖然較2017年上半年增速有所放緩,但在當前的整體經濟形勢下,處于第一梯隊的各大定制家居企業繼續保持業績飄紅顯得難能可貴:2018年上半年,歐派家居實現營業總收入48.45億元,同比上年增長25.05%,實現利潤總額6.55億元,同比上年增長36.03%。營收的增長主要是由于線上引流及線下銷售渠道有效結合,訂單量增加所致。公司在收入穩健增長的同時,營業成本及期間費用增長得到有效控制。索菲亞實現了營業收入約29.88億元,同比增長20.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69億元,比上期增長25.38%。2018年索菲亞繼續堅定不移推進大家居戰略,以1月發布的新品卡莉特斯系列產品為載體,融入司米櫥柜尚系列產品。尚品宅配實現營業收入約28.67億元,同比增長33.6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23億元,同比增長87.46%。2018年上半年,尚品宅配定制收入22億元,同比增長約24.35%,從細分品類來看,主營業務增速較為明顯,各品類均呈現增長趨勢,櫥柜(含臺面+電器)同比增長35%,衣柜同比增長35%,系統柜同比增長18%。
地板衛浴:同比均增長
對于地板衛浴企業而言,2018年給出的市場考驗繼續加碼,國家及地方標準不放松,環保整治力度加大,逼迫衛浴地板企業作出改變,在保證主項業務競爭力的基礎上,緊跟市場需求變化進行創新,尋求發展契機。
財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大亞圣象共實現營收31.61億元,同比增長7.05%;凈利潤為1.90億元,同比增長28.54%。報告期內,大亞圣象的“木地板”、“中高密度板”創造營業收入超30億元,其中木地板業務的毛利潤連續六年保持增長態勢。蒙娜麗莎實現營業收入14.09億元,同比增長13.7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33億元,同比增長9.41%。其在“三美”模式的管理下,以技術創新提升產品附加值和效益,以內部挖潛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公司總體經營情況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惠達衛浴營業收入為13.86億元,同比增長4.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18億元,同比增長8.98%,其在“整體化”、“智能化”、“生態化”等戰略重心層面不斷加碼產能布局,不僅繼續推進惠達衛浴(重慶)智能家居產業基地的投資項目,更是建立惠達住工,推進整裝化的戰略,宣布啟動制造、研發、渠道以及產業鏈整合的提前布局。
家裝:東易日盛凈利潤超預期
東易日盛2018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實現營收18.10億元,同比增長21.47%;凈利潤為1097萬元,同比增長242.86%。其中,家裝業務營收為16.05億元,同比增長19.99%;精工裝業務營收為1068萬元,去年同期不到40萬左右,增長了近26倍;公裝收入為1.63億元,同比增長29.64%。財報透露,凈利潤增長超出預期的原因在于主營業務尤其是設計業務增長超出預期。
部分家具企業數據走低
從已經發布的各大家居上市企業中報數據來看,少部分企業年中營收或凈利潤數據同比走低,各企業也在中報中進行了解釋。
曲美家居發布半年報,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73億元,同比增長10.32%;歸母凈利潤0.70億元,同比下降33.33%。報告稱,凈利潤的降低是受海外并購費用的影響。亞振家居營收及凈利潤增幅雙回落,營業收入同比減少22.04%,凈利潤比同期減少177.86%。報告顯現,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2.04%,主要是本期直營地區營業收入下降了13.27%,經銷商的營業收入下降33.50%,除大連、廣州、深圳由經銷轉為直營外,其他經銷商也有不同程度下降。從區域來看,華東、華北、相對發達地區,同比下降比例在19.70%-33.05%左右。夢百合家居2018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66.32%,這是繼2017年末至今,凈利潤增幅的再度下降。報告期內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特別是化工料價格大幅上漲所致。
北京晨報記者 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