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許多傳統裝企公司來說,2018無疑是艱難的一年。出于房價持續增長的壓力,各地政府陸續出臺“限購、限賣、限貸、限價”等政策,對房價進行調控,新房成交量下降;加上從2017年起,浙江、上海、四川等多個地區相繼推行“精裝房政策”,市場上毛坯房的容量被進一步壓縮。整體看來,傳統家裝需求正在下滑。
不僅如此,家居家裝行業還面臨著材料價格上漲、工人工價上漲等經營成本上漲問題。自從個人信息安全法出臺以來,傳統裝企的主要獲客渠道已被截斷。除此之外,他們還要面臨同行價格戰的沖擊。這也直接導致了短短兩三年間,眾多家裝企業面臨巨大阻力,大浪淘沙,真正沖出來的企業屈指可數。
很多人認為,目前的亂象,代表著家裝行業的沒落,而筆者恰恰認為,困難背后總是暗藏機遇,整個家裝四萬億市場還在增長,家裝行業新的未來即將開啟。
9月11日,第四屆中國家裝領袖峰會開幕,行業千人齊聚上海,共謀裝企新出路。星藝裝飾、海天裝飾、華寧裝飾、紅星美凱龍等20余名企業高層到場分享企業戰略,互聯網家裝、整裝、裝配式裝修、家裝后市場、定制精裝內容均有涉及。

在整個峰會中,“入住后市場”這個概念引得筆者深思。“入住后市場”由華寧裝飾集團董事長、宅翻新創始人劉霖提出,在劉霖董事長的定位中,“入住后市場”可滿足入住之后所有的需求。除了房屋翻新、墻面刷新、天花板漏水等家裝后產生的需求外,還囊括維修安裝、家政服務、食材配送、舊貨處理、疏通堵漏、開鎖換鎖等“入住后”產生的衍生需求。
這片藍海,又是如何被挖掘的呢?峰會之后,筆者采訪到劉霖董事長。劉董表示,項目的開發源于用戶的真實需求。“日常生活中,我們避免不了被‘天花板漏水’、‘疏通堵漏’、‘開鎖換鎖’這些緊急的‘小事’所困擾,比較大型的裝修公司不在意這些小單、裝修游擊隊我們又信任不過,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一個有實力沉淀的官方平臺去解決這些事情。用戶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想做這個市場,因為用戶需要我們。”

據劉霖董事長介紹,目前宅翻新家庭服務公司除了做好房屋翻新、軟裝搭配、維修安裝、深度清潔、企業服務以及緊急服務這六大業務以外,正在孵化房屋租賃、宅師傅(工人池)、舊貨交易、日常購物和生態農業等項目,旨在圍繞“住”打造服務生態鏈。
以滿足用戶“入住后”需求為初心,宅翻新在近一年以來,得到了快速發展。截止目前,宅翻新覆蓋了全國100多個城市、近300家門店,將門店開在社區周邊,力求快速、便捷地為用戶服務,打通最后100米。宅翻新高品質的產品及服務、專業平臺的官方保證,也得到了用戶的認可。
重視用戶需求,將眾多“微不足道”的小業務標準化、規范化,也會有巨大市場潛力。峰會現場,“入住后市場”這個新藍海,也讓傳統裝企深思其轉型之路。正如上海室內裝飾行業協會會長邵立敏所說:“我們要回到商業的本質,做好產品和服務,腳踏實地,最終能夠為消費者所接受的企業才能最終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