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文化混合的國際都市吉隆坡
游學行程的最后兩天我們來到了馬來西亞首府吉隆坡。恰逢馬來西亞公共假日國家元首誕辰和回歷元旦,而8月31日國慶日剛過不久,到處懸掛著國旗。馬來西亞全年有大大小小的節日、慶典有一百多個,除了國際通行的元旦、勞動節、圣誕節,還有很多的特色節日,比如開齋節、屠妖節、哈芝節、大寶森節、穆罕默德誕辰日。

吉隆坡是一座新舊輝映、多元文化有機融合的都市,馬來村、印度街、唐人街、清真寺和雙子塔并存。多民族長期共同生活,本土文化、中國文化、英國殖民文化、清真文化、印度教文化、佛教文化等在這里交融,從大大小小的節日慶典中就可以感受到馬來西亞的多種族文化。
吉隆坡是馬來西亞的商業和金融中心,距離吉隆坡二十公里的太子城是馬來西亞新的行政中心。城區規劃嚴謹,綠地、園林、湖泊環繞,和擁擠的吉隆坡形成鮮明對比。可容納一萬多人同時做禮拜粉紅色的水上清真寺,是馬來西亞宗教文化最明顯的圖騰。主干道兩邊遍布國家行政機構的辦公大樓,現代的建筑設計中結合馬來西亞傳統文化,比如圓頂、清真紋飾——這座雄心勃勃的現代新城在未來與傳統之間尋求一種平衡。

從太子城到吉隆坡北郊的印度教朝拜圣地黑風洞,我們又進入到一種與清真截然不同的宗教文化氛圍中。遠遠便望見印度教戰神MURUGAN莊嚴巍峨的鍍金全身像,彩虹般斑斕的階梯仿若通向神明之路。每年1月底2月初的大寶森節期間,虔誠的印度教徒背負神像,唱著印度教圣歌步入石洞參拜,是馬來西亞印度教徒的一大盛事。

如果說雙子塔代表著吉隆坡現代化、國際化的一面,那么清真寺、印度教神廟則代表著吉隆坡的傳統文化。新與舊的沖撞、跨文化的融合,讓吉隆坡有一種動人的混合氣質。
馬來西亞三林集團參觀交流
馬來西亞是一個森林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森林覆蓋率超過70%。生活家地板的母公司馬來西亞三林集團,是全球著名的森林資源管理、木制品加工等綜合型企業。公司成立于1963年,在國際業務領域擁有超過17000名員工。目前,三林集團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包括森林資源經營、原木采伐、木材加工、板材制造、門業、家具、廚房產品、油棕種植、工程設施和建設、采石、房地產、投資在內的多元化跨國集團企業,產業布局包括馬來西亞、新西蘭、中國、印度、南美、印尼、美國、日本、越南等16個國家和地區。。

此次游學我們來到位于吉隆坡的三林總部參觀交流。三林集團代表向我們介紹了集團的全球業務,并導覽參觀三林旗下的房地產項目DesaParkCity。
森林資源全產業鏈管理是三林的傳統產業,在全球擁有大規模的林地資源。“可持續森林管理”是三林對森林資源的管理經營的核心宗旨和重要社會承諾,在努力減少商業活動對自然生態的干擾前提下,三林還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文生態、自然環境、經濟發展現狀等制定了完整的社會責任實施體系,其中包括社區援助、社區技能計劃、人道主義和災難救濟、基礎設施建設、職業健康與安全、木材廢物管理等。
而房地產開發是三林集團近年來重要的業務板塊。旗下的“PARK CITY”地產品牌,因其超前的空間規劃、國際化的居住品質和設計,成為馬來西亞發展最快、最受歡迎的總體規劃社區之一。
ParkCity以“新都市主義”概念開創先河,新都市主義是一個以社區為中心的房地產開發模式,專注于創建以人為中心,寬敞,實用和整體的可持續社區。目前包括吉隆坡、美里(馬來西亞砂拉越州第二大城市)以及越南河內三個項目。我們參觀了位于吉隆坡的高端城市社區DesaParkCity。這個項目在吉隆坡西北區,離市中心的雙子塔僅16公里。項目占地473英畝,涵蓋公寓、別墅等不同類型的住宅規劃,社區內有Parkcity英國劍橋國際學校,著名 Sime Darby私人醫院,商場, 超市,湖畔公園等完備的生活設施,儼然一個獨立的城鎮。DesaParkCity社區的規劃設計,充分體現了熱帶氣候城市的特質:大面積的綠化、水景,自然、簡約、輕盈的設計風格,通透、開放的空間格局,空氣、風、陽光自由流動……漫步其間,像在休閑度假。

在和三林集團的交流中,我們看到一家有遠見、有社會責任的國際集團的理念和實力。正因觀念和未來發展目標的一致,生活家地板在2008年正式加入三林環球集團旗下,加快全球化的布局發展。通過三林集團的資源優勢,以國際的視野,在原材料供應、技術研發、創意設計、產品加工、銷售渠道、服務體系等多個方面提升國際競爭力。而在設計上,生活家地板聘請意大利國寶級設計師門迪尼為首席設計顧問,在2014年成立生活家(米蘭)設計中心。生活家地板的品牌形象廣告也多次登錄紐約時代廣場。在產品、渠道、設計、品牌等立體的層面,生活地板正逐步走向國際。
而2017年生活家地板和新浪家居發起、聯合各國使領館共同舉辦的“世界的生活家”設計交流活動,則從企業文化上豐富“生活家”的內涵,在輸出優質產品、服務的同時,輸出理念和生活方式。
“世界的生活家”新加坡和吉隆坡國際游學之旅在與三林集團的交流中落下帷幕,我們亦希望設計師們通過行走,體驗各國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成為世界的“生活家”,通過設計把對生活的深刻理解融進空間中傳遞給大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