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的家居賣場越來越少見,商業業態似乎已經成為家居賣場的標配。
2019年來臨前兩天重裝開業的國門1號,除了家居建材板塊以外,更新增了餐飲、教培、娛樂等幾大板塊。引入商業生活業態吸引客流,并非是國門1號的獨創,此前,居然之家、集美家居、藍景麗家、城外誠等早已爭相引入商業業態,邁出向商業綜合體轉型的步伐。分析人士認為,在增速放緩和新零售的雙重壓力之下,家居賣場為了吸引更多的客流,不得不增加新業態,但也為賣場轉型開辟出了一條新路徑。
新式業態頻出
2018年12月30日,國門1號重裝開業,它已不再是人們記憶中的傳統家居建材賣場。
在北京順義后沙峪豎起的國門1號新招牌告訴人們它已經改變,“國門1號國際家居館/餐飲/教培/兒童娛樂/休閑區”一長串頭銜是它全新的定位,新生的賣場是由金盛集團和順鑫控股集團共同投資建立的大型商業綜合體。
除了吸引西班牙mariner、德國werther、英國tetrad、法國grange、瑞典funinova、美國hooker、意大利曼麗菲斯、意大利加德尼亞瓷磚、德國漢莎定制等60余家國際進口家居建材品牌入駐以外,國門1號還將生活業態搬到了家居賣場中,館內匯集了星巴克、必勝客、肯德基、賽百味等國際餐飲品牌,還引入了格日勒阿媽、新型日式料理、海鮮煲、四川寬巷火鍋、特色手工面館湯順等特色小吃,有些帶著孩子的顧客還意外地發現了國際雙語早教連鎖品牌愛樂樂享、北京首家家庭聚會式兒童親子樂園小蜜堡等兒童娛教品牌。
引入生活業態,國門1號并非業內首創。早在2017年12月30日,集美家居盧溝橋商場就已經探路賣場轉型,并正式更名集美廣場,引入物美超市、美食小吃城、兒童游樂區、服裝百貨等多種業態,成為集購物、餐飲、娛樂、學習為一體的綜合商業廣場。2018年11月,藍景麗家辟出3500平方米引入的麗景陽光國際游泳健身中心,成為區域內健身愛好者聚集之地。
重在吸引客流
吸引客流是家居賣場爭相轉型商業綜合體的最大原因。
“歡迎光臨必勝客。”2019年1月1日,北京商報記者進入位于國門1號生活館的必勝客店,發現店內用餐的人絡繹不絕,有情侶,也有一家三口,在聚餐完后他們還會到隔壁的國際館中逛一逛,順便買幾件心儀的家具。
“國門1號商業綜合體將國際商業流行趨勢與本土消費特點進行融合,形成極具競爭力的業態組合,實現消費業態全覆蓋。”國門1號總經理李躍表示,以餐飲、教培、娛樂等高頻業態帶動家居業態的銷售,利用源源不斷的客流形成互補,國門1號瞄準的不是獨立的家居消費和娛樂消費,而是與區位消費需求深度匹配的生活情景消費。
盒馬鮮生則是居然之家的引流利器。2018年8月11日,居然之家與阿里巴巴聯姻后的首個項目盒馬鮮生在順義店落地之后,相繼入駐居然之家金源店、北五環店、居然之家體驗MALL等門店。此外,將餐飲、影院、體育健身、兒童娛樂、養老生活館、設計中心、書畫院等多種業態引入到賣場中,也為居然之家體驗MALL帶來不少流量。
壓力推動轉型
賣場想方設法借多業態引流,是因為家居賣場正承受增速放緩和新零售的雙重壓力,轉型勢在必行。
增速放緩的現實,倒逼家居賣場不得不調整布局,引入借高頻的生活類消費拉動低頻的家居消費。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3年中國家具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融資報告》顯示,2017年全年家具行業實現利潤總額達到565.2億元,同比增長9.3%,2018年1-10月底全國家具行業利潤總額達332.1億元,相比2017年同期增長3.1%。
此外,新零售大勢之下,傳統家居賣場不得不變。 “受電子商務沖擊,線下實體店的優勢只剩體驗,但是目前各個賣場對體驗的定位不準,吸引不了年輕消費群體,需要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賣場的獲客能力。”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互聯網周刊》主編姜奇平認為,家居賣場在探路新零售的過程中,線上線下割裂的局面將被打破。家居賣場的優勢是線下體驗,這是目前線上無論如何都無法比擬的,將體驗做好,或許能為賣場轉型找到一條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