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元旦,有人歡喜有人憂。因為這一天,一批人的職業生涯將會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的正式生效而迎來拐點。
他們便是生活中常見的淘寶賣家、微商和代購。根據《電商法》的要求,除個別銷售行為外,電商經營者都要像實體店個體戶一樣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賣家需要在店鋪首頁顯著位置公示營業執照、行政許可等信息或鏈接標識,否則,不僅會面臨法律處罰的風險,被賣家視為珍寶的店鋪等級和信譽都將被清除。
1月2日,《電商法》實施的第一個工作日,《IT時報》記者對杭州、南京、成都、石家莊國內多地市場監督管理局采訪發現,賣家辦證竟成為頭號難題。
淘寶賣家“辦證難”
1月2日,北京時間9點,淘寶店主馮先生來到杭州市余杭區市民之家辦理淘寶營業執照。
在二樓工商局服務窗口,他剛向工作人員表明來意,對方便為馮先生提供了淘寶小鎮(中國杭州)電子商務產業園(簡稱淘寶小鎮)的網址。“從這個網址進去,在首頁進行注冊就可以了。”工作人員道。實際上,元旦前馮先生已經登錄該網站試圖注冊電商營業執照,但卻卡在了人臉識別環節。
“我用手機、平板都試過,但網頁就是沒反應。”馮先生告訴《IT時報》記者,他曾多次撥打淘寶小鎮的客服電話了解情況,但該號碼一直處于忙線狀態。
“你繼續給客服打電話,”工作人員支招,“淘寶小鎮官網發公告說最近注冊量特別大,而且只有一個公開電話,所以一直處于占線狀態。”在市民之家辦證無果后,馮先生決定親自前往“淘寶小鎮”一探究竟。
淘寶小鎮是杭州未來科技城與杭州余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打造的互聯網線上園區,其主管部門是杭州未來科技城招商局,除了為登記者提供便利的服務之外,憑借“零門檻、零費用、零跑動、高福利”的優惠政策,僅僅在開園第三天,便吸引了2000家淘寶店的入駐,有媒體報道,申請量已突破10000家。然而,盡管到了淘寶小鎮,馮先生卻一直未找到相關工作人員。
下午,馮先生終于打通了淘寶小鎮的電話,可對方還是讓他等,“我不知道什么時候會通知我可以辦,也不知道這幾天沒有電商營業執照是否會對我的店鋪造成影響。”
全國辦證尚未全面啟動
實際上,跟馮先生有著同樣的憂慮的淘寶店主不在少數。正因為“淘寶小鎮”官網出現了辦證難的現象,部分淘寶賣家紛紛來到淘寶小鎮現場咨詢。1月2日,僅僅一上午,記者便在這里遇到了2-3波來咨詢的賣家,一位淘寶小鎮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從淘寶小鎮開園至今,每天來咨詢辦理電商營業執照的人便絡繹不絕,最多一天有7波人。
不僅線下相關人員關注辦證問題,在貼吧、微博等線上平臺,有不少網友就“辦理電商營業執照”也提出了相關問題。
1月2日一大早,《IT時報》記者來到位于余杭區良睦路未來科技城的淘寶小鎮,針對淘寶小鎮官網“辦證難”的問題,未來科技城招商局工作人員陳祥斌解釋稱,一方面是因為申請人數較多,人工審核壓力大;另一方面則是網站系統的反饋機制不完善,他建議,用戶可以前往所在地工商局辦理電商營業執照。
想要辦理電商營業執照,淘寶小鎮并不是唯一的選擇。隨后,記者又和馮先生一起去往余杭區市民之家工商局窗口,這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淘寶小鎮的電子營業執照只能用于淘寶平臺,如果賣家想在其他電商平臺上開店的,可以通過登錄“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全程電子化登記平臺”線上注冊成功進行登記之后,線下領證,且全程免費,最快當天出證。
但是,當記者把這條路徑告訴前來咨詢的張女士后,她卻在一天后又告訴記者,這條路還是走不通,和馮先生一樣,余杭區市民之家工商局的工作人員依然讓她去淘寶小鎮的網站上注冊。
從2018年12月底開始,《IT時報》記者先后致電南京、成都、石家莊、福州、廣州等地工商局咨詢如何辦理電商營業執照情況,截至1月2日,以上幾地工作人員均表示“目前沒有接到相關文件通知。”
2018年12月3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電子商務經營者登記工作意見》,要求各地結合電子商務虛擬性、跨區域性、開放性的特點,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采取互聯網辦法,按照線上線下一致的原則,為依法應當登記的電子商務經營者辦理市場主體登記提供便利。不過記者查詢不少地方市場監管局網站發現,僅浙江省杭州市市場監管局注冊處于2018年12月19日發布了一則《杭州市電子商務經營者市場主體登記辦法》(意見征求稿),其余省市尚未出臺相關工作細則,部分城市相關部門對于電子商務營業執照的辦理責任劃分并不明確。
電商平臺管理規則尚不明確
《電商法》中明確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對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有報送平臺內經營者身份信息的義務,對未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經營者有提示的義務。1月2日,記者登錄淘寶、拼多多、京東等平臺發現,平臺對相關資質的管理、審查規則尚不明確。
此前,淘寶于11月20日在“淘寶專題解讀”欄目中發布了“《電商法》的操作指南(預告篇)”,并對不需要進行市場主體登記的賣家、電商法生效之后納稅是否有變化等情況進行了簡要說明,但并未對賣家資質的監管、電子營業執照等方面做詳細說明。淘寶方面在文中表示,“請賣家安心照常營業,淘寶會陸續在‘規則頻道’中推出操作指南”。無獨有偶,在拼多多平臺,并未對個人店需要電商營業執照這一資質進行特別說明。
拼多多相關人士回復稱,目前平臺正按照《電子商務法》相關規定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要求,積極推進《電子商務法》的貫徹落實,但具體措施并未透露。
京東在11月29日給商家發布了有關行政許可資質上傳、維護和展示公告,其中明確要求在12月7日前完成店鋪行政許可資質上傳、維護和展示,并明確提到屆時未完成的,京東平臺將會以扣除商家積分、下架店鋪相關產品的方式對不符合規則的商家進行處理。不過,由于京東此前對商家的開店資質便有嚴格要求,因此不符合《電商法》商家并不多。
目前,淘寶、拼多多、京東尚未公開持有電商營業執照資質的買家數量。淘寶小鎮方面也表示,目前不公開發放營業執照的數量。但《IT時報》記者通過“天眼查”搜索關鍵字“(杭州)淘寶店”,選擇注冊年限一年內的公司,截至1月3日,有8936家公司已獲得淘寶營業執照,且大多注冊地址均為淘寶小鎮官網辦理營業執照的指定地址。
但與浩如煙海的淘寶店鋪相比,這個數字微乎其微。從一個非公開的渠道顯示,截至2019年1月1日,淘寶賣家的數量超過980萬,如果再把代購、微商等這次被《電商法》納入監管的其他互聯網電子商務經營者都算在內,這個數字恐怕會超過1000萬。
不過,電子商務法律網CEO阿拉木斯近日撰文稱,對于辦證,賣家不必過于緊張,根據《電商法》,并不是所有賣家都必須辦理營業執照。依據《電商法》第十條的規定,豁免登記的范圍包括:個人銷售自產農副產品、家庭手工業產品,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和零星小額交易活動,其中比較關鍵的豁免范圍是“零星小額交易”的定義,目前具體標準還有待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