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面臨歐美市場的層層堵截,但華為在5G方面卻沒有放緩步伐。1月24日,華為發布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華為天罡,助推全球5G大規??焖俨渴?。這也意味著華為成為全球首個具備5G芯片-終端-網絡能力,可以為客戶提供端到端5G解決方案的公司。
據介紹,華為天罡在集成度、算力、頻譜帶寬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首次在極低的天面尺寸規格下, 支持大規模集成有源PA(功放)和無源陣子;實現2.5倍運算能力的提升,搭載最新的算法及Beamforming(波束賦形),單芯片可控制高達業界最高64路通道;支持200M運營商頻譜帶寬;該芯片實現基站尺寸縮小超50%,重量減輕23%,功耗節省達21%,安裝時間比標準的4G基站節省一半時間,有效解決站點獲取難、成本高等挑戰。
在此前一天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小組會議上,華為輪值CEO胡厚崑透露,華為已在超過10個國家部署5G網絡,并計劃未來12月再進入20個國家。此外,華為已經獲得30個5G商用合同,2.5萬多個5G基站已發往世界各地,目前擁有2570項5G專利,核心標準提案數量為3045個,處于行業第一。
除了全球方面的布局之外,華為也在國內推動5G的商用測試。華為5G產品線總裁楊超斌介紹稱,截至2018年底,華為已完成中國全部預商用測試驗證,已經和三大運營商在全國的17個城市建設了30個試驗網,和運營商探索商用能力,以及新的應用場景。他表示,華為已經完成5G全部商用測試,率先突破5G規模商用的關鍵技術。
同日,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還發布了一款名為巴龍5000的5G多模終端芯片。這是一款集成度較高的5G終端芯片,實現了單芯片多模的能力,能夠提供從2G到5G的支持,同時支持NSA和SA架構。同時余承東還發布了搭載巴龍5000的5G CPE終端,可以支持各種終端產品,包括華為HiLink物聯網架構等。
根據預測,5G技術將于2020年全面部署到位。到2023年,5G用戶在全球將會超過10億,而中國用戶會占據一半以上?,F在美國、中國、韓國、日本都在爭先恐后地推出首個5G商用網絡。
除了華為,其他芯片廠家也在緊鑼密鼓地研發籌備5G芯片,以跟上5G智能終端的發展機會,包括高通、聯發科、英特爾、海思、三星電子及展訊,在發布新一代手機芯片解決方案時,都強調其新一代智能手機芯片解決方案,將可以完全支持5G modem芯片。高通、聯發科及英特爾更是在2018年下半年就發布了新一代5G modem芯片解決方案,高通甚至還推出第二版5G modem芯片及毫米波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