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程墩路環衛工人宿舍的丁憲華老人近日很苦惱。她家房屋近期正在裝修,家中衣柜、櫥柜、電視機柜等大件家具已經使用多年,想趁著裝修的機會換新家具,可是舊家具往哪扔呢?無奈之下,只好讓裝修工人將大件家具一一拆解,當成垃圾扔掉。(見10月24日《安慶晚報》)
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具更新換代也日漸頻繁,但置換下來的廢舊家具尤其是沙發、衣柜等大件家具如何處理卻困擾了不少市民,面臨著“想賣不值錢、想送無人要、當垃圾無處扔、想處理費力還花錢”的尷尬處境。
廢舊家具為何無“家”可歸?一方面是難于處理。盡管不少小區試點生活垃圾分類,但對于廢舊家具等大件垃圾的關注似乎還不夠,部分垃圾處理點環衛設備也不具備處理大件家具的能力,難以通過壓縮機對垃圾進行壓縮以方便轉運,造成了處理難點。另一方面是回收利潤低。廢舊家具可再利用率低,成色較差,在舊貨市場也不受待見。這樣一來,廢舊家具就成了廢品站不收、舊貨市場不要、垃圾處理點無法處理的“雞肋”。
事實上,廢舊家具回收再利用有積極的節約、環保等意義,應該大力提倡。首先,相關部門應建立一套有效的回收利用系統,可嘗試借鑒家電行業經驗,鼓勵居民進行舊家具置換,促進廢舊家具重新利用。其次,要引導企業從事家具回收,委托市政環衛或專業企業預約收集,或在小區設立集中回收點,暢通廢舊家具回收渠道;更重要的是,要建設大件垃圾綜合處置中心,在源頭產生、中端收運到末端處理等諸多環節上,積極探索廢舊家具的循環利用,讓廢舊大件家具有個“妥善”去處,使之變廢為寶。
(劉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