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5日晚間消息,據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報道,位于倫敦的風投MMC在報告中指出,歐盟有一些創業公司被劃入人工智能(AI)公司的范疇,但其中有40%并沒有以任何有意義的方式將AI技術應用于自己業務。
MMC研究了2830家AI創業公司,遍及13個歐盟國家,評估了各公司的活動、關注點及融資情況。研究主管大衛·科爾納克(David Kelnar)說:“在40%的案例中,我們找不到任何與AI有關的證據。”換言之,許多原本我們假定并認為是AI公司的企業實際上不是。
一些創業公司被認為是AI公司,可能并不是公司自己吹噓的。也可能是有人誤解某家企業是AI公司,但企業樂于接受,不愿意解釋清楚。
MMC指出,打上AI標簽可以吸引投資者,有AI標簽的創業公司融資時籌集的資金比其它企業多15-50%。
即使有些企業正在部署AI與機器學習技術,使用場景也相當平庸。調查發現,聊天機器人與欺詐判別是用得比較多的方式,前者有26%的企業在用,后者21%。不論是哪一種,都很難判斷它到底給客戶帶來多大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