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家電這幾年最大的增長亮點,非年輕化家電莫屬。盡管80、90后為年輕家電市場崛起提供了重要動力,但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家電企業對年輕化品牌的探索,實際上早在10年前就已開始。
彼時,80后和90后尚未形成巨大的消費力,行業內也并無優質的案例可借鑒。因此,開拓年輕家電市場要承擔很大的風險,但這并沒有阻擋家電企業前赴后繼的熱情。統帥電器、奧克斯、美的易酷客、格蘭仕UU、創維酷開、奧馬、華凌、紅米……10年間,試水品牌組成了一長串的名單,然而命運卻不盡相同。
2013年創立的美的易酷客、2014年誕生的長虹CHIQ和云米、2015年發布的格蘭仕UU,市場份額一直較小。創維酷開在2018年4月宣布轉攻OTT。奧馬則深受創始人資本套現的影響,2019年新入局的華凌和紅米,還需要經過市場的檢驗。
盤點年輕家電這10年,眾多品牌起起伏伏,也練就了不少成功者,首先應該被提及的應該是統帥電器。從創立之初“名不見經傳”的出口品牌,到2011年轉型互聯網定制品牌后的不溫不火,再到2016年開創“輕時尚家電”理念,盤活整個年輕消費市場,統帥的創牌之路并非坦途,但年輕化的核心始終未曾動搖:為年輕人定制個性鮮明的時尚家電,率先推出行業首套輕時尚家電L.ONE。厚積薄發的統帥不僅1年創造100億,其工業設計上的簡約化和高顏值、原創科技和產品品質的極致化、品牌營銷的互聯網化,也都具足了大品牌的基因。統帥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年輕家電品牌“統帥”。

市場潮起潮落,一眾創業品牌的昔日經歷,構成了年輕家電品牌的生死10年,無論是屹立潮頭,還是隨潮退去,都值得我們去思考。
十年匆匆,行業多曇花一現
10年前的中國,剛剛舉辦了奧運會,互聯網開始崛起,家電市場穩中有升,整體形勢一片大好。
在這種情況下,年輕家電對中國企業而言,或許是機遇,但更像是冒險。因為從消費人群來看,當時的家電消費主力60后和70后,都是偏保守的群體,剛剛涌入社會的80后尚未形成消費力。從市場狀況看,相比成熟的家電體系,年輕家電完全是個未知數,如果一旦介入,就意味著巨大的風險投入,還有不確定的目標消費群。
所以,2009-2013的這5年,可以被視為年輕家電的“拓荒期”。以統帥電器、美的易酷客為代表的“拓荒團”顯然是著眼于未來多一些,尤其是在互聯網化的風口效應下,意欲通過概念培養,搶先下手打開藍海市場。
從2014年開始,年輕家電逐漸進入“化冰期”。此時,家電市場競爭白熱化,互聯網趨勢日漸明朗,80后帶著90后“造了傳統消費觀念的反”。諸多因素催動下,奧克斯、格蘭仕UU、創維酷開、長虹CHIQ、云米等新老品牌爭相加入年輕家電市場的爭奪。
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年輕”、“時尚”、“簡約”這些標簽開始頻繁出現。與之同行的是,一場場轉型發布、子品牌發布轟轟烈烈地展開,各品牌攜新產品迅速撲向年輕群體,都想搶先樹立自己的主導地位。然而,家電市場向來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現在回過頭再去看,當初一腔熱血沖進來的年輕品牌們,如今都冷靜了許多。
這些品牌中,不少是伴隨互聯網發展起來的,其中最典型的當屬奧克斯。在電商快速發展的2014年前后,奧克斯開始推行年輕化策略,連續幾年線上銷售量持續增長,2018年銷量增速達到26%。另一方面,家電市場競爭的殘酷性,對奧克斯“空調單兵突進、其他產線尾隨”的單箭頭策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小家電品牌使用權外租以及和美的、格力的專利糾紛等現實問題亟待解決。長期的低價策略和研發投入低的“雙刃劍”,都在促使奧克斯深入轉型。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專為年輕人推出的子品牌,也讓人看到了開拓年輕市場的艱辛。像格蘭仕在2015年發布的互聯網年輕品牌UU,其本意是通過低價快速攻占線上市場,產品曾一度包含變頻空調、風冷冰箱、滾筒洗衣機和光波微波爐,最高年銷售額接近百萬。隨著格蘭仕主品牌的戰略調整,UU的腳步也逐漸放緩。
產品線單一、用戶體驗不佳、研發力度不足、貼牌生產……在這些逐漸沉默的年輕品牌身上,都能找到相似點。但品牌的浮浮沉沉,都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企業能做的只有改變自己。
一朝破局,引領者應時而變
10年后的今天,有人退出,也有人加入。美的在年初接連發布兩個年輕化品牌:“華凌”和“美的青選”,紅米也加快了向大家電滲透的步伐。美的和紅米的策略調整,是基于年輕化不可抗拒的趨勢,而年輕群體迸發出的消費能力也是重要原因。
但是,敲開80后和90后形成的消費圈,顯然需要一個突破口。現在看來,這群破局者中,統帥電器的經歷最有代表性。實際上,作為最早一批入局的年輕品牌,統帥的探索之路要比別人走得更長。2011年第一次轉型,定位“互聯網定制品牌”,這段經歷并未引起太大反響,卻為后期積累了寶貴經驗。
2016年,統帥第二次轉型,旗幟鮮明的走起“輕時尚家電”路線。這一次,統帥緊緊抓住年輕人“重社交又特立獨行、愛時尚又追求簡潔”的群體特征,打造了個性化、時尚化的成套解決方案,尤其是首套輕時尚家電L.ONE的推出,徹底顛覆了行業對年輕家電的傳統認知,也為年輕家電市場打開了局面。
統帥的突破,首先是堅持的勝利,當同時期的品牌因為各種原因停滯不前時,統帥一直在不計成本地摸索前行,直至找到出口。其次,統帥在不同階段,會根據形勢不停調整方向,確保與年輕人越走越近。
在這個過程中,統帥體現出的“年輕化基因”,也是其他品牌所不具備的。具體來說:第一,統帥組建以90后為主的年輕研發團隊,用年輕人的方式精準獲取需求;第二,統帥為了get年輕人的興奮點,產品研發的全過程都對年輕人開放;第三,統帥善于用年輕人的審美講品牌故事,逐漸提升品牌的好感度。
所以,還是驗證了那句話“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一個品牌的成功,注定是要以巨大的付出為代價的。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品牌的升級和轉型,除了持續不斷的資金投入,還必須依靠雄厚的技術研發儲備去支撐。統帥則背靠海爾這艘“巨型航母”,能夠獲取其全球開放創新平臺的強大資源支持,因此才能打贏不同地形的攻堅戰。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市場有著鐵一般的法則,年輕家電經歷的10年發展,幾乎是在復制所有行業發展的模式,從探路者開局,到風口來臨前的群起而入,能笑到最后的永遠是堅持者。對于所有覬覦年輕家電這塊“蛋糕”的品牌,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才能打好持久戰,這條建議放到任何時候都是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