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家具行業的快速發展,家具在我國民眾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接觸頻繁,人們在享受家具帶來舒適的同時,往往會忽視家具的保養護理,從而導致家具破損問題發生,對于高技術的家具修復也開始產生巨大需求,繼而家具修護師應運而生,有趣的是,從古至今家具有著太多的身份——實用器、商品、裝飾物、藝術品,究竟如何看待和修復這些殘舊破損家具,不同材質家具的修復又有哪些特點,這次有幸采訪了家具修護行業專家般若一修師傅,熱情又健談的般若師傅在這次采訪里,將他與品牌起承轉合講述的十分精彩,希望對家具修護憧憬和未來規劃迷茫的人們,都能在這次采訪里找到答案
從0到1,沒波折的家具修護師生涯是不完整的

緣起:創始人般若一修從負債200萬到開創自有品牌,匠人不難,匠心不易
經歷3年前創業失敗的無所選擇,未來規劃、債務問題都深深困擾著般若師傅,直到身居家具業的妹妹對于行業洞察推薦,般若一修師傅開始進入家具修護行業學習,階段性的成長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從小白階段,沒有自我主見到慢慢能獨立安排自己的工作進度,節奏自我把控,然后獲得他人的認可,帶領自己的徒弟,再到整合資源成立自己的公司,每一步都是家具修護師需要經歷的階段,而因為很多傳統師傅沒有服務意識沒有團隊意識沒有合作意識也沒有經營思維,或許只能達到招收徒弟卻不能形成自我品牌。但正因為般若師傅區別于一般的傳統師傅,更能明白整合的重要性,從而成就了功匠世家品牌的誕生。
初試:從“摸著石頭過河”到“科學系統化”的修護技藝
由于教授師傅受傳統思維影響,在修護教學上總會有所保留,于是般若師傅學習三天后便離開獨立自主進行學習,其中的艱辛定是不言而喻,沒有捷徑,沒有領頭人,如何克服,成為修護學習之初遇到的首要難題;不恥下問便成了般若師傅成功秘訣之一,看到同行謙虛請教,不會使用工具便上網查詢;沒有客戶就跑遍全市。往往看似最傳統的方法,卻能做出最好的成績。般若師傅以“渡劫”的心境,將所有的日曬雨淋,所有的忍饑挨餓,所有的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體驗囊括于心,完成不同階段探索,用“專注”“專業”態度表達,對自身從事的工作若不懷有敬意,就不可能入心,既入不了心,也就不可能執著地鉆研并專注地從事工作。

探索:品牌戰略下的經營模式升級
般若一修師傅區別于修護業同行在于,公司不是單項業務的產出,而是多模式兼容的運營,為了探索科學化品牌運營模式,從線下傳統實業,服務各大線上線下的家具賣場和商家,酒店房間的翻新,政府服務大廳的桌椅翻新,助力為大公司的辦公家具和家庭客戶提供專業化服務。到深耕培訓板塊,為擴充品牌公司的影響,打造培養人才,為想從事修護業卻苦于無門路的用戶群體提供學習合作平臺;再到自媒體板塊,般若師傅始終以結合時代發展為前提,用自身的行業經歷、文化價值產煉內容的金礦,運用領先家具修護同行業的見解與洞察,將功匠世家品牌價值、修護行業特色傳播至更廣闊的市場。

跨越:3年時間的沉淀,用遠見代替眼界
學習,是恒久不變的過程,而積累案例是對于自身造詣的不斷精煉完善,就如般若一修師傅所言,進入這行,技術的提升就像玩游戲升級打怪,先從自我開始總結,慢慢的自己就會有感應自己的段位去到哪里,從而突破自己。
對于個人而言,技藝精湛即可,而公司的運營,高技藝與高服務缺一不可,服務意識也是般若一修師傅始終強調的態度之一,因為在修護行業,頂尖師傅與師傅之間的技術差距是很小的,手藝的差距不一定能全面判斷師傅的好壞,技術以外的原因也起到最大作用,所以如何將服務價值最大化,般若師傅認為,除了提升技術以外,還要綜合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得到發展。

夯實:技藝是基石,創造營收才是行業手藝人發展根本
疫情對于各行業的沖擊是巨大的,但般若師傅很自豪地表示,“很慶幸所處行業并沒有受到沖擊,反而我的培訓板塊還得到了發展。”原來正是因為這次疫情,才讓大家更明白一技之長的重要性,無論哪一個行業都有經歷高峰或者低谷的時候,但家具修護行業只要有家、有家具,就如衣食住行一樣,永遠不會消失。般若師傅也相信,越是在艱難的條件下能夠生存和發展的事物,在和平時候是肯定更加順利。

對于想踏足行業的大眾們,般若師傅強調無需擔心價格高昂難以進入、性別也不是問題,無論你是大學生、還是跨行業工作者,只要你熱愛行業,有吃苦耐勞精神,都能加入這行。因為家具修護行業本身作為輕資產行業,最大的投入其實只有拜師費一項,工具花費只需三五百就可以配備齊全,并且,功匠世家以自己的學習經驗進行系統化教學,學員在團隊的教導下,短期學成即可有收入回報,初期技術肯定還不足以獨立支撐大項目,但學員可以一邊接受小額訂單,滿足自身消費的同時一邊提升自己的技術,最終實現真正地經濟獨立,上升新的臺階。般若師傅也希望前來學習的學員們一定記住“技術在手,可以到處走”“擁有一技之長,不再彷徨”,作為手藝人的我們,優勢便在于獨立和自由,所以哪個地方都是需要這樣的功匠藝人。學好一門技術,在哪都能發光!

通過對般若一修師傅采訪,我們從他身上深刻認識到,成功和失敗都不是偶然,他們兩者最重要的區別便是,成功者始終再用一種最積極的態度去思考和學習,并用學習與思考來控制和支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保持學習姿態,不安于現狀,這應該才是般若師傅成為行業翹楚的原因之一。并且他也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創業成功沒有什么心得,但必須具備這樣的觀念:凡事不要坐著空想,要勇于嘗試,凡事要自己想辦法,自己解決;不安于現狀,每一步前行都是改變,自己賺錢的同時也讓別人賺錢,成功沒有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