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千層之臺,起于累土。”為促進德華兔寶寶裝飾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文化體系的落地與根植,以文化力不斷提升兔寶寶的綜合競爭力,實現兔寶寶發展戰略目標。通過全面、系統的企業文化建設,以統一的理念和思想引導全體員工,強調一個聲音、一種形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20年,公司以“成為中國的世界級家居裝飾品牌”為主題,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年活動,通過廣泛的內外傳播,使企業哲學、企業使命、企業愿景、核心價值觀、戰略目標等核心理念在員工中的認知度提升。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全員性的共建工作,需要動員廣大員工群策群力、共同參與。現通過微信平臺上線兔寶寶《文化講堂》頻道,分階段推出系列的文化大綱及相應文化故事,結合公司發展,推出文化時評,并形成互動的文化氛圍。
座右銘:德為本、華而實、木之展、業久存。

【闡釋】 “小勝靠智,大成靠德”。
“德為本、華而實、木之展、業久存”是兔寶寶人的座右銘。
“德為本”是公司文化的價值基礎,“華而實”是公司文化的價值表達,
“木之展”是公司文化的價值源泉,“業久存”是公司文化的價值目標。
【故事】全部生產環保板
1998年5月,公司創辦已整整5年,在湖州都有了“小名氣”,各方面發展蒸蒸日上。當時,整個建材市場前景好,板材環保需求初露端倪。
作為一家立志引領木業行業發展的公司,丁鴻敏董事長站得比別人高,想得比別人遠,經他審時度勢,“生產環保板材”的想法日浙成形。這時,公司內部出現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主張生產環保板材,未來應該有更大的市場空間;一種不主張生產,從節約成本考慮,認為只要憑質量優勢,足以不斷擴大市場。作為當家人的丁鴻敏,既要聽取大家的意見,又要獨立判斷和決策,他陷入兩難之中。要知道生產環保板材,意味著每一張環保型貼面板的生產成本要增加5元,每年公司要多承擔近2000萬的成本,這對于一家企業來說無疑帶來巨額成本,未來的市場風險是難以預知的。
無論上班,還是下班,無論吃飯,還是走路,早上一睜眼,都是這個抉擇問題。一天丁鴻敏從洛舍回家,還在想著這個事情。經過城關西門頭的一家小面館,他感到肚子餓了,又像往常一樣叫了一碗咸菜肉絲面。丁鴻敏想著心事,看著老婆婆在鍋里舀起面,又放到另一個鍋里“回水”,再舀起面……一剎那間他明白了,為什么大家喜歡吃老婆婆的面,因為“回水面有韌勁、更入口”,聯想到生產環保板材,他突然眼前一亮。那一夜,丁鴻敏睡得特別踏實。第二天,丁鴻敏召開會議,毫不遲疑拍板:“公司全部生產環保型貼面板!”
古有大詩人李白領悟老婆婆“鐵杵磨成針”的典故,從中領悟到“恒心”,現有創始人丁鴻敏日思夜想感悟老婆婆“燒面回水”的觸動,從中感悟到“品質”。自此,德華兔寶寶的環保板材一路領先,環保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為推進行業綠色進程,保護消費者健康權益盡到了社會責任。

【拓展】座右銘的來源
公司在創業初期的時候,董事長高瞻遠矚,以文化激勵一起創業的員工,在當時的姚仁祖書記帶領下,向公司全員征集企業精神方面的想法。姚永才的創意在100多條內容中脫穎而出,成為優秀的入選內容之一。
他回憶起了20年前的事情,并還原了當時的場景。
當初選擇了幾條內容,并向當時洛舍鎮上相關領導、行業的專家征詢意見,結合大家的想法,最終選取了姚永才的這條內容。他回憶說,當時國家對德行教育的重視,把德字放在前面,結合公司當時的名字(德華木業),想到了前二句“德為本,華而實”,同時也印證了公司董事長為人低調務實的性格。再結合公司以木業為核心,做好木業主業做強板材產品,輻射到相關產品。便有了“木之展,業久存”。既突出了公司產品屬性、也說明了公司在無木之鄉發展的源頭,并寄予了對公司基業長青的希望。
姚永才回憶說,在公司確定了企業精神后,在這20余年過程中,用一句總結在兔寶寶這些年的發展——實實在在做事,踏踏實實做人。在公司董事長的帶領下,公司從小到大,在木業這個的傳統行業里披荊斬棘,以務實的性格見證公司上市等重要發展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