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來源:建E室內設計網
如果說《九月的野》是層林盡染的跳躍,作為姊妹篇《十月的雪》絕對是一層不染的沉淀。迥然不同的格調,讓人很難以置信她們竟然是兩姐妹。
我們總是需要一個容身之所,它不一定是金碧輝煌的殿宇,也許只是一方陋室,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小雪晴沙不作泥,疏簾紅日弄朝暉。
冬天的第二個節氣,小雪。幻想著夕陽余暉下,雪如閑中過,地似斑駁霜。天作晴,世間的萬物銀裝素裹,物與物的聯系更加微妙。故以“雪”為題,修葺之。
砌下梨花壹堆雪
來歲誰此憑雕欄
空間能夠滿足日常生活的情況下,通過極簡裝飾手法去營造安靜而質樸的美。兩居室的空間,附帶庭院。規劃動線,把握尺寸、比例,格局改造后客廳便成了會客與書房兼顧的空間,大人小孩房間互換,兩居室的相對寬松。考慮物與物之間的收與藏,無形中設置了大量儲物空間。
大多數人惦記空間的風格,卻少有人注意“家”的樣子。與其說是弄巧成拙的碰撞,不如說是“蓄謀已久”的萌發,接下本案時,希望能通過不一樣的設計方案去打破所謂的“設定”,而恰好這樣的想法得到認同。
01.
玄 關
廊腰縵回 檐牙高啄

陽臺改成連接客廳與庭院的門廳。梅花框輕描淡寫著江南園林的素雅之美。
保留原本的入戶門的玄關,大面積收納柜,暗藏在細微之處的燈光,在進出時便能察覺到小空間的層次感。

02.
廳 堂
虛室生白 吉祥止止

與平日里司空見慣客廳不同的是,這個家的客廳沒有沙發沒有電視。一張大長桌,成了會客閱讀主要的“容器”。比起繁復的色彩,純凈的雪白色在這個空間中絲毫沒有遜色,通透的落地玻璃時而透進來陽光,讓自然與空間多了幾分互動。
中式的體現無需雕龍刻鳳,一把圈椅、一張方凳、一盞釣魚燈,寥寥幾筆勾勒出最簡單的韻味。

黑胡桃的沉穩和質樸,用手輕撫摸就能感受木頭傳遞出溫潤的質感,仿佛人與物之間也有必然的聯系。桌上的雪山香氛隨風飄來鼠尾草的味道,讓人心曠神怡。多年以后,經過歲月的洗禮,這些物件也許不再光新如初,卻多了幾分生活的痕跡。時間有時是無力之力,證明我們曾來過。


吹滅讀書燈,滿身都是月;剪殘寫筆彩,一手皆為風。

每個提燈而來的夜晚詩人都已打烊。晴日作畫與伏案夜讀足以慰藉戀戀風塵。

沒有電視墻的客廳,多了幾分安靜的氛圍,將生活的瑣碎統統收納于沒有痕跡的柜閣中。柔和的燈光是空間的情緒,訴說著每一件舊物的過往。

03.
灶 屋
纖手搓來玉色勻 碧油煎出嫩黃深

生活不過是一日三餐,柴米油鹽,鍋中百味,人間百態。雖不見裊裊炊煙,但沸騰的酸甜苦辣早已回味無窮。

04.
膳 房
開軒面場圃 把酒話桑麻


有人說在家吃飯的次數可以看出一個家的幸福指數。美好的生活愿景不過是山河無恙,人間皆安。一家人圍坐圓桌,熱騰騰的飯菜和嘮嗑不完的家常,古早味的餐點,像兒時盼望的味道。
人的一生要走許多的路,背上行囊就是流浪,放下包袱既是家。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夕陽余暉,透過窗外的樹枝,灑在墻上,留下倩影斑駁,在三維的空間加入時間的維度,像陀螺般不停旋轉,光陰易逝,豈容我待。
05.
筵 席
矮紙斜行閑作草 晴窗細乳戲分茶

生命本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乍暖還寒的午后,煮一壺淡茶與愛人談笑風生,任憑暖陽在臉上肆意虛度時光。

06.
廂 房
開簾放入窺窗月 且盡新涼睡美休

臥室,世界上最具有安全感的地方,把所有的焦躁不安化作寧靜。棉麻的床單散發著洗衣粉的味道,它和肌膚之間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在濃睡的夢里朝朝暮暮。

當某天雨點輕敲你窗,風聲吹亂你構想,是否抽空想一張遠方的舊模樣?


07.
寢 室
醮壇北向宵占斗 寢室東開早納陽

不同于其他空間的家具,兩個兒子的臥室用了原木的色調,依舊有質樸的感覺。整面落地玻璃,將窗外綠意一覽無余,晨光粼粼,喚醒男孩的夢。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08.
浴 室
夜來新沐浴 肌發舒且柔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有人說浴缸不實用,那是因為沒有找到適用的人。卸下平日里奔波,一池熱湯,洗凈鉛華。

09.
庭 院
庭院深深深幾許 雲窗霧閣春遲


燈亮了,就像家。
雖是冬日,院里綠植依舊生機勃勃。當春日來臨或是盛夏之際,綠草萋萋,月上梢頭,母親在棕櫚樹下乘涼,倚坐臺階的兩位翩翩少年,書聲瑯瑯。晚風徐徐,吹過眉睫,道一聲,夜夢吉祥!
那青澀的青石板路似是等著歸家的人。
晚風庭院落梅初 ,淡雲往來月疏疏。
沒有不可逾越的冬天,也沒有不會來臨的春天!盡管過程歷經坎坷,但所有的結局都是美好。“留白”的“心家”需要一生的踐行去填充。
人間一趟,何不
春朝聞花香,夏夜聽蟬鳴;
秋后賞霜染,冬晨踏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