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2日,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在廣東陽江召開海砂淡化綜合利用委員會成立大會,海砂淡化產業即將迎來全面規范發展的嶄新階段。本次成立大會在中國低碳網戰略合作單位中材建筑科技集團位于廣東陽江的富利通海砂凈化基地順利召開,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會長秦占學、協會裝配委副主席劉政生、協會展覽委秘書長張棣、協會行業獎勵辦副主任兼會長助理張會,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海砂淡化綜合利用委員會主席兼秘書長、中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何紅旗,國務院原文化巡視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原政委余鵬翔,原中央警衛局后勤部主任王正明,富利通碼頭經營有限公司、富利通海砂凈化廠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國忠,富利通海砂凈化廠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冠日、副總經理鄧盛國,富利通碼頭經營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國權,中厚投資總裁儲新顏,中國城市發展聯盟副秘書長嚴望平,廣東億固壁安粘貼技術有限公司戰略部總經理李永紅,天津市天檢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樊趁,永順教育董事長吳忠順等領導和嘉賓應邀出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強,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持續增加,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與之而來的是建設用砂的嚴重緊缺。大江大河是建設用砂的主要來源,但河砂的供應受資源和環境條件的限制,遠不能滿足全國建設用砂的需求。伴隨長江及內陸河道整治,一些地方相繼發文禁止河砂的開采,導致天然河砂資源短缺,價格上漲、質量下降,一些不合格的建筑用砂和未經嚴格處理的海砂流入建設市場,“海砂危樓”現象頻頻發生,給建設工程質量和結構安全帶來隱患,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我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有著豐富的海砂資源。但是,我國海砂淡化產業化發展相對較晚,海砂開采、運輸、淡化等企業呈現明顯的“小、散、亂”的特點,沒有形成規模化和集約化生產,治理難度較大。為積極推進海砂淡化產業健康發展,必須積極從規劃、開采、生產、監督等方面綜合施策,加速推進具有世界水平的智能、高效、環保、節能型海砂淡化自動生產線的研制和應用,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生產,降低成本、保證質量。
在此背景下,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海砂淡化綜合利用委員會應運而生。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是經國家民政部批準成立的全國建筑材料流通業的行業性組織,由建材流通企業、建材生產企業、建材與家居商品市場、建材與家居經銷商、建材物流與信息化服務企業以及科研和教育部門、相關社會團體、相關專家學者等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社會團體。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希望通過成立海砂淡化綜合利用委員會,進一步匯聚行業各方機構,連通產業鏈上下游,促進和規范我國海砂淡化產業的發展,提高行業管理水平和服務水準,為國家相關政府部門建言獻策,為商協會、科研機構和企業建立溝通渠道、加強交流與合作。

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會長秦占學發表熱烈致辭。他表示,海砂淡化綜合利用委員會是協會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成立的第一個委員會,也是協會的第43個委員會,有著非凡的戰略意義。他對海砂淡化綜合利用委員會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希望海砂淡化綜合利用委員會能夠充分發揮委員會的專業職能優勢,通過優質的政策賦能、技術幫扶以及市場開通,帶動全國海砂淡化企業快速發展。同時,希望海砂淡化綜合利用委員會能夠在協會全產業鏈平臺中獨樹一幟,從政策到標準到市場以及幫扶企業各方面都能夠走在最前面,成為中國海砂淡化行業標桿性組織機構。

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海砂淡化綜合利用委員會主席兼秘書長、中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何紅旗表示,委員會的成立是海砂淡化行業規范發展的標志性事件,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指引行業發展的方向,翻開行業自律和規范發展的新篇章。同時,也將團結、引導海砂淡化行業從業機構和人員,營造好環境,傳播正能量,為行業帶來可持續發展生命力,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他指出,委員會將堅持在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的指導下、在國家相關部委的肯定下,按照嚴格的技術指導、技術輸出、技術管理以及托管運營等方式來解決未來海砂淡化產業鏈技術的問題,實現在全國范疇推動海砂事業的落地和海砂標準的建立,最終解決整體建筑用砂的緊缺問題以及成本問題。

在本次成立大會上,中材建筑科技集團董事長何紅旗獲聘為海砂淡化綜合利用委員會主席兼秘書長。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會長秦占學為其頒發聘書以及社會團體分支機構備案證書。而后,何紅旗主席兼秘書長分別為海砂淡化綜合利用委員會常務副主席林國忠、副主席劉政生、執行秘書長黃冠日、常務副秘書長嚴望平、副秘書長劉超、副秘書長鄧盛國頒發聘書。




在海砂淡化綜合利用委員會的協調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將實現有序分工與協同,從而能夠發揮各自的優勢和長處,共同推動海砂淡化產業的規范化發展,帶來持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