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LED照明、燈飾、電工產品所必需的銅材、鋼材、鋁材、亞克力、燈珠、驅動、包裝、泡沫、鋁基板等材料連續大幅漲價,多家生產制造企業表示已經無法消化由此所帶來的成本壓力。11月中下旬,上游配件、成品企業密集發布通知,自12月初開始上調產品價格,漲價幅度高達5%-10%,行業再次爆發“漲價潮”。
材料漲價的情況年年都會發生,大家已經習以為常。不同的是,今年的材料漲價幅度高、覆蓋面廣,并且還伴隨著環保督察和LED產品核心部件的嚴重缺貨。如果說材料漲價還能夠通過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分攤化解壓力,那么晶圓等核心部件的嚴重缺貨可能會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從供應端來講,國外晶圓供貨不正常;從需求端來看,市場需求成長率遠大于產能成長率。而新建晶圓廠不僅成本高昂,并且從新建到量產至少需要三年周期,因此,也難以通過新建擴產緩解當前的產能不足。加之半導體頭部企業搶奪貨源,超量采購,目前晶圓產能緊缺已經到了令客戶恐慌的境況。據悉,晶圓交貨期普遍在16-20個月,目前交貨期已經排到了2021年第二季度,預計產能緊缺到2022年之后才有可能緩解。
一直以來,LED照明行業用著全世界最頂級科學家研發出的最高精尖科技的芯片,生產著堪比白菜價格的照明產品,一根1.2米長的LED燈管還比不上一根油條的價格。
在半導體行業,同一個光刻機設備生產的晶圓,賣給其他行業有30%以上的毛利,而賣到LED照明行業才15%的毛利。之前上游廠家相對產能過剩,不得不低價賣給LED照明行業消化產能,如今連高利潤行業的訂單都已經供不應求了,就必然會放棄LED照明行業優先去做高利潤的訂單。

從某種角度上講,這次材料漲價對于LED照明行業的發展也有好處:
▲ 一方面,大家可以趁機把過去“價格戰”打掉的產品利潤再重新做起來;
▲ 另一方面,由于今年廣大廠商在新冠疫情之下復工復產,對于市場預期普遍不太樂觀,經銷商不敢備貨,廠家對于庫存也是謹小慎微,如今的“漲價潮”短期內可以促進產業鏈加快流轉,提升企業產品的周轉效率。
目前,此次“漲價潮”對于頭部企業影響有限,暫時還沒有出現行業領導品牌發出漲價通知。長期來看,LED照明核心部件產能緊缺,小企業將會由于拿不到貨而無法參與市場競爭,因而導致行業內小企業淘汰出局,加速照明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進而實現LED照明行業的徹底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