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著一些改變,有些是一眼就能看穿的,有些卻是在悄無聲息的,而今天筆者要和大家聊聊“家電”與“外賣”故事。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全球,各行各業都陷入了停工停產的緊急事態當中,雖然我國防疫頗有成效,但是也無可避免的影響到了經濟,使其總體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這樣一片寒冬當中,外賣行業在這一特殊背景下發展迅速。據某機構年底數據顯示,全國有近五億的外賣用戶,總訂單數達到171.2億,增長了7.5%;交易額達到8300多億,比前一年增長1500多億。

其實在外賣誕生初期,其宗旨是將沒有太多閑暇時間的人群從做飯這件瑣事中解放出來。但隨著外賣品種不斷完善,除正餐之外,宵夜、下午茶等時間也在增加。此外,以生鮮、藥品為代表的即時配送的外賣業務也在飛速發展。如此豐富的內容和幾乎覆蓋所有城市的配送范圍,導致了大家變的越來越“懶”,甚至也讓一些曾經火爆一時的家電產品被時代所冷落。
同樣是足不出戶,炒菜機可比外賣復雜多了
首當其沖的就是曾經如日中天的炒菜機產品。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早就被繁瑣的操作被逼的不愿意走進廚房,能夠熟練掌握廚藝的更是鳳毛麟角。因此,如何讓年輕人們愿意下廚,也成為了不少家電企業的研究方向;而幾年前曾流行一時的炒菜機則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成果。
什么是炒菜機?顧名思義,它是一臺無需人工看管,只要將準備好的食材、配料等全部一次性投入,設定程序后,無需經驗即可自動烹飪的一臺智能化設備。最早的炒菜機產品出現在歐美地區,之后韓國日本部分品牌也開始入局。隨后國產品牌也不甘示弱,紛紛推出了主打“中國胃”的炒菜機。

不過不同于我們平時炒菜時能多樣的翻炒或顛炒動作,市面上絕大多數的炒菜機只能通過內部的攪拌棒對食材進行攪拌。部分高級一點的型號會在攪拌棒的另一段加入刮刀,把攪拌時掛在鍋壁上的食材刮下來繼續攪拌。
對于廚房小白來說,炒菜機對溫度往往有著更精準的控制。其內置的溫度傳感器可以自行控制鍋內溫度,炒出來的菜雖然不能實現足夠的烹飪美觀,但填飽肚子沒問題;并且不存在熱油四濺以及油煙的問題。
雖然這么方便,但它并未如洗衣機冰箱那樣成為家家戶戶必備的電器。原因很簡單,炒菜機其實并沒有大家表面上理解的那么方便。有過下廚經驗的人都知道,炒只是炒菜中最簡單耗時最短的一步。炒之前的備料環節,才是做飯過程中最耗時間的地方。

洗菜、削皮、切塊等前期準備工序占據了絕大多數的烹飪時間,雖然有很多輔助廚具的幫助,但這種重復瑣碎的準備工作也足以消磨掉部分人的耐心。
其次,不同食材所需的烹飪時間有所不同,中途投料也不可避免。所以即便是炒菜機工作時,也需要時不時開蓋投料,與理解的一鍵自動相差甚遠。相比之下,外賣一鍵下單送貨上門,不僅是想吃什么吃什么,而且簡單方便,節省下了寶貴的時間,那么何樂而不為呢?
再香濃的手磨咖啡,也敗在了超大杯上
最近,有一則關于咖啡的新聞登上了熱搜。
根據2021年上海市發布的《上海咖啡消費指數》顯示,上海共有咖啡館6913家,是全球咖啡館最多的城市。

而在網紅街道淮海中路和京西路上走一圈,近50家的咖啡館數量,哪怕再嫻熟的打卡網紅都會力不從心。有人做了個計算題,上海的每萬人咖啡館擁有量為2.85家,已經和倫敦、紐約不相上下。
年輕人對咖啡愛得明目張膽,企業也開始從中尋找商機。比如不用花費大幾十就可以自己制作的咖啡機,真的讓消費者實現“咖啡自由”了嗎?

雖然有咖啡機的存在,但由于外賣業務的“崛起”,卻依舊阻擋不了咖啡店的“擴張”;其原因在于自己做的咖啡和咖啡廳的口味相差甚遠,稍微懂一點咖啡知識的人都知道,咖啡最關鍵的在于制作,比如粉的粗細、流速、萃取時間等等都決定了咖啡的風味,許多咖啡店的咖啡師每天都要重新校準機器,換了豆子更是要調整參數。每天早上開機后的測試,才足以保證穩定出品,準確來說咖啡廳除了賣咖啡還賣技術。并且很多商業咖啡機的機器內壓力很高,萃取的咖啡更加醇厚;這也不是普通家用咖啡機能比擬的。
且目前可供選擇的咖啡機品牌較少且差距較大,讓用戶在選擇時無法做出精準的判斷。加之咖啡店的擴張與價格間的競爭,咖啡飲品的價格也逐漸被“打”下來。
咖啡機可以實現消費升級,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更多年輕人更加傾向于外賣或是在咖啡店點單,但咖啡始終不會缺席打工人的日常生活。
沖動消費總有冷落的那一天
同時被外賣所沖擊的還有那些小家電。高顏值的馬卡龍配色,小巧精致的機身。迷你小烤箱、隨行榨汁杯、早餐機等小家電與提升幸福感這樣的標簽搭配。在一次又一次的營銷廣告中你最終迷失了自我,仿佛擁有這樣一臺小家電,精致生活也就唾手可得。

確實,低價小家電讓消費者不用深思熟慮就可快速下單。但后續問題隨之而來,在新鮮感褪去后,其使用頻率開始降低造成閑置,輕松可以取代的外賣產品更是消滅了最后一個拿起他們的理由,因此網紅小家電成為了二手交易平臺的常客。
在互聯網上,有關“雞肋”小家電的排行榜單層出不窮,不斷更新。不少網友分享上傳自己的經歷,用前車之鑒呼吁網友謹慎購買。
“點”的是瀟灑,“做”的是生活
其實在外賣橫行的今天,有很多的用戶并不是主動加入其中的,而是在忙碌的生活節奏和巨大的壓力之下做出的無奈選擇。在每一個趕地鐵清晨,在每一個加班的夜晚,沒有人會想要抽出時間出門買菜,逛超市然后回家在烹飪,拿起手機點一個外賣是最快捷的方式,也是最低成本的瀟灑方式。因此家電產品還有待更多的空間發展,才能讓消費者有所依賴。
無論是利用家電產品烹飪亦或是靜靜等待一杯濃香的手磨咖啡,都是安靜享受生活的一部分。所以無論此時此刻的你是哪一種,請隨心所欲地做你想做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