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谷歌以32億美元收購智能家居設備制造商Nest,蘋果發布Homekit智能家居平臺,被業界視為引爆智能家居市場的信號。隨后幾年間,小米、華為、BAT等國內巨頭也共同把目光聚焦到這一新賽道上。
而在此之前,海爾智家的入局比行業早了近10年。從2006年以Uhome布局智能家居,到2015年智慧家庭戰略正式發力,2019年開啟物聯網生態品牌戰略,再到2020年發布全球首個場景品牌三翼鳥……多年來,高舉“智慧家庭”大旗的海爾智家通過“場景替代產品、生態覆蓋行業”,走出了一條獨辟蹊徑的道路。
當行業邊界越來越模糊,跨界發展成為一種常態。從賣家電到提供智慧家庭生活方式,從大家電向全品類、全場景、全生態拓展,海爾智家已越來越難以被某個標簽所定義。
智能家居首次進入“大腦”時代
AI、5G、IoT等技術的發展,新基建的政策紅利,正在加速萬物互聯的時代到來。智能家居作為物聯網時代最大風口之一,釋放出萬億級市場潛力,吸引眾多玩家涌入。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智能家居企業總數逼近25萬家,其中2020年度新增超過6萬家,占比24.9%。
與此同時,以華為、小米、BAT等為代表的一眾巨頭,紛紛在過去一年加碼智能家居。阿里宣布升級在IoT戰略布局,將天貓精靈業務升級為獨立事業部;小米表示,在“5G+AIoT”戰場上,未來5年將至少投入500億元;華為智慧屏橫空出世,定位為家庭的智慧交互中心、跨屏體驗中心、IoT控制中心和影音娛樂中心……
海爾智家也給了業界一個驚喜。3月22日,在全球家電產業三大展會之一的2021AWE開幕前一天,海爾智家在上海召開生態大會,展示其高端品牌、場景品牌、生態品牌成果,在開發者大會發布以智家大腦為核心,面向智慧家庭場景生態的操作系統UhomeOS 3.0,引領行業進入有“腦”時代。

就像PC時代有Windows、移動互聯網時代有安卓、ios,在物聯網時代,打造一個統一的、全場景的操作系統和生態尤為重要。在這個爭奪最為激烈的戰場,與行業泛產業鏈的操作系統不同,UHomeOS是海爾智家在物聯網時代專為智慧家庭場定制的首個操作系統,專注于切實解決用戶和業界的痛點。
在智能家居發展初期,行業普遍關注的是產品聯網。2006年,海爾智家通過全球首發單品嵌入式UhomeOS 1.0,解決了當時行業普遍存在的操控復雜、被動響應等問題。隨著技術發展,行業開始重視產品互聯互通。2017年,海爾智家迭代出微內核跨終端UhomeOS 2.0,成為業內首個實施成套銷售的品牌。如今,在大部分智能家居企業仍聚焦連接、控制時,海爾智家又研發了智家大腦,融合AI、IoT、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形成了首個“端邊云”一體的UhomeOS 3.0,讓家能思考、會學習,實現了以用戶為中樞的“真智慧”。
首先,它無處不在,用戶不論在家里哪個空間,都能及時跨空間、跨場景觸達,比如室外通過智家APP開啟熱水器、客廳智慧屏會提示冰箱食材過期;其次,它能夠自然交互,就像人與人的溝通可打斷、可停頓,不需要每次都說喚醒詞;再次,它還主動貼心、安全可靠,像洗衣機會提醒“今天預計有雨,建議室內晾曬”,也有產品能監測老人健康數據,如有異常會及時同步給子女,并且安防系統斷網也能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像人的大腦一樣持續學習,根據感知狀態,為用戶提供合適建議和動作的生活管家。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智慧家庭?
當你回到家時,電視、燈光、窗簾等設備自動開啟;當你走進廚房,冰箱會根據你的身體數據定制健康飲食計劃;當你步入臥室,空調自動檢測室內空氣狀況,調節室內溫度及濕度……
在這樣一幅智慧家庭場景的背后,海爾智家的最大變革,不僅在于基于家電全品類硬件優勢“連接一切”,還在于為過去零散的智能家電配置了一個大腦,使得家電從單品智能到互聯互通,再到無處不在、自然交互、主動貼心、安全可靠的全場景智能,創建自演進、自學習、可迭代智慧家庭生態體系,帶領用戶探索生活方式無限可能。
目前關于智慧家庭的解決方案很多,但所謂的智能常常被戲稱為“人工智障”。究其原因,不少智能家居都是為了智能而智能,反而給用戶增加了操作不便;雖然智能設備越來越多,但各自為陣,缺乏互聯互通,多標準、多協議并行,距離自動感知用戶需求很遙遠。
在海爾智家副總裁、全球首席數字技術官劉建國看來,“在未來的智慧家庭場景里,智家大腦要像人一樣,可以和人自然對話,懂你,了解你,為你服務,會很貼心地提醒你,為你保守秘密。在服務過程中還要不斷學習、升級。你說的每一句話,每次開冰箱,每次洗澡,甚至你的情緒它都可以理解。”

這是智慧家庭最高境界,也是海爾智家大腦進化的方向。
智慧家庭發展經歷了單品智能、協同智能、決策智能三個階段之后,未來將實現高度主動智能和泛在智能。目前,大部分企業還處于單品智能或者協同智能階段,海爾智家已經率先進入了“決策智能”階段,顛覆了智能家居領域“只連接、不決策”的現狀,實現了主動感知學習、主動決策、主動提供場景方案的生態服務,滿足用戶衣食住娛的高品質需求。
劉建國告訴36氪:“不管是知識圖譜、用戶畫像、家庭畫像,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語意理解,還有對于用戶情緒的理解,智家大腦已經有比較完備的體系,目前在業界是最領先的,未來還會根據技術的發展,系統的打磨,用戶的交互,不斷迭代。”
隨著用戶對“智家大腦”的持續調動,海爾智慧家庭在用戶習慣、知識庫方面積累了大量數據,利用這些數據又能夠更好的服務家庭用戶。同時,“智家大腦“不斷學習、迭代的能力,也保證了海爾智家在行業后續發展中持續引領。
誰能拿下通往未來的“新船票”?
各領域巨頭爭相布局智能家居,競爭如火如荼,也帶來了行業蓬勃發展。IDC預計,到2024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將增長到近5億臺,出貨額將突破800億美元。
縱觀國內主要玩家,在智能家居實現路徑上各有不同:華為以連接培育智能生態,基于HiLink 覆蓋家庭照明、自動化、娛樂和安防等6大領域;小米依托生態鏈企業為支撐,打造了智能手環和智能音箱等眾多爆款;百度利用 AI 技術優勢,以DuerOS 培育智能生態,推動人工智能在無人駕駛、金融科技、智慧醫療和智慧家庭等眾多方向落地;阿里則聚焦單品智能音箱切入,培育智能生態體系……
不可否認,它們在操作系統、語音助手、智能手機等領域都具備相對優勢,但物聯網時代的智慧家庭需要具備全流程的硬件制造、研發、服務以及物聯網平臺、技術、生態等能力,才能建立起真正的競爭壁壘。
對于海爾智家來說,因多年深耕家電和家庭場景且始終追隨用戶體驗,其終端產業鏈的成熟度以及對用戶需求的理解,成為布局智能家居的天然優勢。在硬件制造、技術研發、營銷服務方面的沉淀積累,都對跨界對手和后來者形成了難以逾越的行業壁壘。
在物聯網時代,企業再大仍有邊際,唯有生態生生不息。在“場景替代產品、生態覆蓋行業”的引領下,海爾智家不局限于家電領域,而是全面開放渠道、生態和資源,同各行業共創共贏,構建涵蓋衣食住娛行方方面面服務的智慧家庭場景生態。
如今,放眼全球,中國物聯網產業正面臨著最好的機會。中國供應鏈制造了全世70%-80%的智能模塊,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產業鏈。5G部署領先,wifi6成熟商用,伴隨基礎設施的成熟,物聯網行業的劇變點已經越來越近,到底誰能拿下通往未來的船票?
彼得·戴曼迪斯在《創業無畏》中說,“預測未來最好的辦法是你自己創造一個未來。”如果說曾經的海爾智家賣的是最好的家電,那今天擁有最智慧大腦、最領先場景方案和最大開放生態的海爾智家,賣得是一整套家庭生活。如今,海爾智家已經服務國內家庭數1.83億,月場景交互數2.4億。
2021年,伴隨智慧家庭戰略進入全面收獲期,海爾智家將開啟騰飛之年,加速智慧家庭走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