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經濟壓力的增加,當代年輕群體的失眠現象愈發嚴重,想要獲得質量比較高的深度睡眠更是無從談起。尤其是互聯網從業人員、咨詢顧問、IT及金融行業從業者、以及新聞媒體行業等工作壓力較大、生活節奏不規律的群體。
與此同時,因日益加劇的升學競爭壓力,睡眠問題逐漸呈現出了年輕化的趨勢,大學生、中學生睡眠不足現象同樣日趨嚴重。
隨著消費升級,85后、90后甚至95后已經逐漸成為當下的消費主力,而這一部分群體對于商品的追求已經大大有別于上一代消費人群。當消費需求變的更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和體驗自然成為繞不過的話題。睡眠問題的日趨嚴重也成為各個行業關注的重點。

早前,華為HiLink高調進軍智能家居,加快科技賦能智能睡眠,其生態內現已連接了將近1000個廠家的200多個品類的智能化產品,旨為用戶創造更好的睡眠環境。同為科技強企,小米也在近幾年陸續推出了智能手環、睡眠枕、智能窗簾等高科技助眠產品,并聯合多家生態方共創睡眠方案,為行業拓寬思路。
作為與“睡眠問題”息息相關的家居床品企業,對于“睡眠”的理解與研究則更加深入。近日,隨著世界睡眠日的來臨,喜臨門、顧家家居、慕思寢具等在內的多家家居頭部品牌相繼發布了“睡眠”報告。
從知名度上來看,多數消費者可能僅對喜臨門的睡眠報告有所了解。觀察行業大勢,如今各種睡眠報告層出不窮,究竟哪家更權威?接下來不妨就以這三家具有代表性的品牌發出的報告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具體來看一下我們從中能夠收獲哪些參考。
睡眠探索各有千秋
睡眠探索之路,有的人剛會爬,有的人走得稍慢,更有人在乘風奔跑。

先說喜臨門,作為國內床墊行業的頭部品牌,喜臨門一直“致力于人類的健康睡眠”為使命,為消費者不斷推出床墊用品的同時,自2013年開始,每年協同相關機構研究發布中國睡眠指數,是國內最早開啟研究國人“睡眠”的品牌。喜臨門“中國睡眠指數”一方面向消費者普及科學的睡眠知識,另一方面也在不斷記錄、研究中國人睡眠的變遷。截至2021年,喜臨門“中國睡眠指數”已經連續發布9年,根據多年的研究經驗,將國人的睡眠變遷掌握得更加透徹,消費者在參考時,不妨通過這9年的報告來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或者國人的“睡眠”變遷。

再來看慕思寢具,與喜臨門相比慕思寢具的研究歷史也有8年之久,可以說是自喜臨門之后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家品牌。雖說開局較早,可步子卻邁得小了些。作為市面上專業做寢具的品牌,慕思會更局限于從消費者需求與痛點出發去做產品,但始終沒能建立以自身為核心的睡眠生態。這也成為了制約其上升發展的瓶頸,后續有待突破。

相比之下, 顧家家居今年發布的《2021年中國國民深睡白皮書》則是后起之秀。作為國內頭部家居品牌,開始關注消費者的睡眠問題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舉措,不過,未來還需在睡眠領域做出更多探索與嘗試。
數據的準確性才是用戶真正的需求
報告的專業性是對企業與機構的要求,數據的準確性才是用戶真正的需求。
報告的專業性層面,在《2021喜臨門中國睡眠指數報告》中,我們看到了除喜臨門外還包括,中國睡眠研究會、知萌、巨量引擎、咕咚、春雨醫生、蝸牛睡眠;慕思寢具的《2021運動與睡眠白皮書》則顯得薄弱不少,除作為發起方的品牌以及中國睡眠研究會作為背書,數據支持僅來自于Keep,雖然與“運動”的主題非常契合,但是對于大眾的數據的說服力則相對單薄。顧家家居的《中國國民深睡白皮書》更加純粹,除開顧家以外,其數據來源僅有蝸牛睡眠。

從這些機構來看,中國睡眠研究會作為官方機構,其背書更具公信力,而Keep、蝸牛睡眠則更加專注于某一個領域。通過多方數據的采集,也不難看出,巨量引擎作為當下積累了大量底層數據的平臺,更能直接反映出普羅大眾的睡眠情況,而咕咚、春雨醫生等則從健康維度給出了專業性的指導。因此,具有更多維度的數據無疑更具有多樣性和說服力。
從有效樣本數量來看,喜臨門收集了12.8億次睡眠行為,無論用戶覆蓋率,還是數據準確性都是最高的;而顧家通過蝸牛平臺系統檢測的2億+條數據覆蓋面稍小,數據結果會更偏向于已知睡眠障礙人群;而慕思寢具僅有13854個有效樣本,體量過小,且人群組成結構過于單一,數據乏善可陳。
因此,如果您是運動達人不妨重點參照慕思寢具的報告,顧家家居則相對聚焦研究睡眠障礙群體,喜臨門則更關注整體人群的深度睡眠,更加貼合普羅大眾。
給你睡眠改善建議的才是好報告
在完成調查報告后,如何針對已有數據對樣本人群進行改善睡眠,是各品牌要做出的下一步動作。由于三家品牌的產品基本在同一維度,最終落腳點,勢必會落在選擇一款更加有助于睡眠的床墊或者其他合適的寢具上。

從顧家的報告結果來看,這項調查還將持續進行,對于更換顧家品牌床墊的消費者進行深度跟進,從而得出更加準群的樣本變化,未來更能堅定床墊對于睡眠質量的影響。慕思寢具的報告盡管立意在“運動”上,如果將結論落在產品上則多少顯得有些牽強,但是,整份報告如若圍繞著運動開展,最終落腳點落在“‘運動’對于睡眠質量的影響”上,則貌似更具說服力。當然,從另一個維度來看,好的床品,無論對于哪一類睡眠問題都有改善作用,但僅僅研究運動,其參考性有待商榷。
作為有著9年研究經驗累積的喜臨門,今年在發布報告時,則給出了更為具體的解決方案,首次提出了“人一生需要睡8張床墊”的標準。在喜臨門的報告中,設立床墊保質期是消費者的訴求之一。報告顯示,78.5%的消費者認為床墊需要保質期。47.7%的消費者認為床墊的保質期在4-6年。同時,一線城市消費者認為床墊保質期應該設定為3年;二線認為床墊保質期應該是4-6年。從喜臨門的12.8億次睡眠行為數據及調查顯示,消費者認為一生所需床墊數量的平均值為8.2張。而站在科學的角度,人一生至少需要睡8張床墊才能達到相對合理的標準,保持健康的睡眠環境。這一結論不僅體現了床墊對于睡眠質量的影響,更給出了更為具體的參考標準,對于消費者來講,這樣的結論更具價值。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病急切勿亂投醫。睡眠問題作為當下社會的普遍現象,想得到全面改善,不能急于一朝一夕。從個人來講,我們需要增強辨別意識,找到正確且適合自己的睡眠改善手段才是出路。對于相關領域的企業來講,在做好產品的同時,也需要落實企業的社會責任,給予群眾正確的引導和方向,如果盲目跟風,最終注定會反噬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