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日前,億歐智庫發布的《2020-2021家居行業年度盤點與趨勢洞察》報告指出,家居家裝行業線下依賴程度高、數字化程度低;疫情改變了家居家裝行業的消費需求和獲客渠道;行業數字化意識覺醒,企業開始探索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與賦能;2021年,家居行業的數字化布局與創業將加速出現。
聚焦在床墊行業來看,國內大多數品牌還停留在數字化轉型的摸索階段,喜臨門早已在數字化生產、數字化營銷、數字化服務三方面布局取得顯著成果,以科技創新驅動提升了品牌整體的核心競爭力。
正如喜臨門總裁楊剛所說:“從我們過去的經驗看,局部的工廠、采購、工藝技術的改進是必要的。但是,大平臺式的、全局性的效率提升,將是降本提效之路的重中之重。”
數字化平臺引領行業,賦能實現精益生產
2018年,喜臨門正式確立數字化戰略。當年,喜臨門與中國移動合作,以自身開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SCADA系統為基礎,建設了基于5G的工業物聯網系統:5G-SCADA,這是全國家具行業的首例5G+工業互聯網實踐。據了解,自平臺應用以來,產品的品質合格率提升了9%。
隨后,在喜臨門2019年年報中,喜臨門宣布按年計劃完成了數字化轉型,實現了SAP、ERP S/4 HANA、營銷數字化C/4 HANA/HYBRIS、制造執行 MES 在紹興工廠實施上線。喜臨門總裁楊剛表示,“公司整體運行指標和人工效率得到明顯提高,并且在2019 年底開始大數據智能分析BI 系統,初步實現人員自我能力的提高、財務業務一體化,企業管理標準化規范化。”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喜臨門擁有亞洲最大床具制造基地,在行業內率先引入國內首條全自動床墊生產流水線,至此踏上了規模化生產和科技創新化研發之路,其國內外8大生產基地總面積超過500萬平方米,核心產品床墊的生產能力達到每年600萬張。通過數字化信息智能平臺的搭建,喜臨門已實現從排產及計劃執行管理、車間、產線生產、設備運行監控、在線品檢、倉庫管理等一系列透明工廠管理體系。不僅如此,喜臨門也通過數字化賦能實現精益生產的應用,無論訂單批量大小、種類多少都能滿足。
與此同時,喜臨門率先轉型消費者品牌,轉型數字化品牌營銷。近年來,喜臨門線上線下雙向發力,不斷開拓新零售玩法,依托明星口播視頻、話題傳播、直播帶貨等線上傳播方式實現轉化策略,完成營銷收口。數據顯示,僅2020年雙11期間,喜臨門全網銷售達7.2億元,全電商平臺B2C銷售同比去年增長141%,產品銷售位列天貓、京東、蘇寧等主流電商平臺床墊品牌第一。
數字化賦能產品優勢,睡眠科技顛覆傳統床墊
基于數字化轉型優勢,喜臨門實現了以消費體驗為核心的數字化營銷創新,擁有面向消費市場的智能制造和敏捷供應鏈,以及支持區域擴張快速復制的實時高效運營。此外,喜臨門連續9年與權威機構合作發布《中國睡眠指數報告》,通過睡眠大數據的積累與算法的不斷優化,提升智能床墊的數字化服務能力。
簡單來說,喜臨門為用戶提供的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為人熟知的傳統床墊,而是一整套基于5G、AI、IoT技術打造的場景式深度睡眠解決方案,利用智能床墊與智能家居設備間的數字化聯動,為用戶提供舒適的睡眠環境。據悉,喜臨門主導研發的多款智能睡眠產品已率先接入HUAWEI HiLink生態,為用戶打造出了全方位的智慧睡眠場景。

以擁有Smart Wave護脊深睡系統的喜臨門Smart 1床墊為例,該床墊搭載了分區空氣彈簧、智能匹配算法、睡姿識別睡眠感應、深度學習四大核心技術,能根據用戶身材胖瘦、夜晚翻身次數與睡姿,迅速調節支撐落差,真正實現“床適應人”。據了解,Smart1床墊耗時9年研發、擁有107項專利,是國內外專利最多的床墊單品。
通過數字化賦能,Smart 1可以根據個人的睡眠動態數據優化睡眠方案,提供給用戶最適合的精準承托。據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統計,該床墊能有效提升17分鐘深度睡眠時間,平均整晚翻身次數減少50%。且以Smart 1為入口,能通過床墊聯動燈光、窗簾、空調等,實現讓用戶定制屬于自己的智慧睡眠場景。
作為床墊行業的龍頭企業與引領“深睡場景生態”的行業先行者,喜臨門憑借床墊行業里獨有的數字化優勢,將進一步引領行業數字化轉型,推動床墊市場提質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