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的最佳狀態,是冷冷清清地風風火火
“文藝范”的年輕夫妻
總夢想家是簡單、明亮、自由的,
最重要的是不能缺少藝術氣息。
所以,這套案子除了在結構上對戶型的優化外,
還加入了一些極具“文藝范”的裝飾材料,
加上設計師和主人一起,用心挑選的每一個細小物件,
讓這樣一個“冷冷清清、又風風火火”的家映入眼簾。

原始平面圖
原先的布局下,從入戶開始,根本看不出這是一套接近100平的房子,更沒什么文藝青年的氣質。
原戶型存在問題:(上南下北)
1、原戶型南側采光較好,北面窗外是連廊,無直接采光,整個戶型北面采光均不理想;
2、入戶玄關狹窄昏暗,也沒什么儲物空間;
3、臥室、廚房、客餐廳布局均過于緊湊,略顯狹小,空間品質不高。

設計平面圖
改造要點:
1、室內多余的隔墻能拆則拆,重新整理空間布局和動線,將光線最大引入;
2、入口處利用墻體后讓的空間,在端景處增加玄關柜;
3、客廳與主臥互換位置,廚房外拓,借用原次臥空間,沿承重柱“轉”出一個餐廳的空間;
5、將主臥部分空間,讓給衛生間,實現干濕分離。
玄關

玄關處原始木樁一般的換鞋凳,
帶來了溫柔、質樸的力量。
弧形門洞弱化了空間棱角,
圓潤的質感充分釋放家的溫暖,
讓人瞬間卸下一身的疲憊。
客廳

「上帝說,要有光」
設計師將客廳與主臥進行了對調,
釋放空間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引入南側光線。
原先的陰霾一掃而光,
整個空間仿佛被注入了新的靈魂,明亮開朗。

大地色墻壁與淺木紋地磚勾勒出空間冷清的氣質,
家具與配飾的選擇也幾經考究,
生怕破壞了這份文藝感。
角落里一盞線條感十足的藝術吊燈,
與復古的棕黃色皮沙發相呼應。
整個空間自然又閑適。

客廳的背景墻是設計師為業主專屬打造的一方天地,
結合了展示、收納等需求,
清潔起來也十分方便。
就算擺件成箱,倉鼠泛濫,也不愁沒地兒放。

柜體的設計富于變化,
營造多層次的視覺體驗。


利用砸掉飄窗后的內凹空間,
沿窗高定制了一個Vintage風的成品柜,
家中各種零碎的小物因此有了歸屬地。
復古、文藝的空間氛圍也更加濃郁。

隨手拿一本書倚坐于木椅,
伴著綠植與窗外的美景,
任時光,在文藝的空間里靜靜流淌。
餐廳


砸掉隔墻的室內,動線清晰明朗,一覽無余。
原本光線很弱的連廊,也瞬間提升了亮度。

拱形門洞柔和了空間曲線,
同時也將房屋原有的梁柱結構隱藏起來,
不露聲色地制造溫情與浪漫。


餐桌與外露的柜體設計相連,
除了強大的收納功能,
兼具美觀與整體設計風格的統一。


精心挑選的黑色原木餐桌厚實穩重,
讓人想起兒時圍坐一起吃飯的場景。
鏤空的原木藤編休閑椅增加了呼吸感,
以免整體太過呆板。
桌面上陶瓷小白碗搭配專門淘來的復古小勺,
不同材質帶來層次分明的肌理感。
廚房

廚房依小兩口習慣的操作模式布置,
整體干凈整潔但細節滿滿。
乳白色的石英石臺面便于打理又不失質感,
小巧的金色把手更添精致。
仔細看!左邊臺面上還隱藏了一個朝向次臥的“條窗”,
可以將廚房的采光“借”過去點,
為了這點陽光,可真是操碎了心!
臥室

朝南的主臥在陽光的沐浴下溫暖閑適,
通過移門與陽臺相連。
整體色調有一種令人安靜的力量。

憨憨的“樹墩”床頭柜與弧形的頂面呼應,
將溫柔緩緩釋放。
和業主文藝的氣質十分匹配。
家是什么?
是進門后的一室旖旎,
是一個讓人心生向往和溫暖的地方。
以家的名義放飛靈感,
用空間訴說那無盡的溫情與浪漫。
房屋信息
項目名稱:南風
項目地址:南京
設計機構:熹維設計
項目面積: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