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播起短短半年多時間,“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已經在抖音吸引了1500萬粉絲關注。誰也沒有想到,這位耄耋老人能在美妝領域的萬花叢里以時髦、氣質迅速出圈,成為“奶奶IP”最大的千萬級網紅。
但這樣的例子畢竟只是少數。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距離和空間消弭了隔閡,卻在老人和年輕人之間筑起高墻。即便這群被“放逐”的人遠比想象中更渴望追上時代,可步履蹣跚的同時,新領域、新模式的更迭卻沒有一絲放緩。
隨著這道墻越筑越高,他們的生活開始被“隔離”。面對時代的追問,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們能做的只有沉默。而今,轉折點終于來了。
2月26日三翼鳥冠名的《秘密大改造》第5季收官,整季節目中,三翼鳥智慧場景顧問聯合頂尖設計師,圍繞10位榜樣人物的智慧家改造驚艷了眾人。而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關于劉紀甫老爺子“適老化之家”的改造。
在幾乎對銀發一族群體性忽視的行業大環境下,三翼鳥拋出的這根橄欖枝,更顯擲地有聲。

銀發群體,被困在數字時代
在獨生子女政策經歷四分之一個世紀后,中國老齡人口進入快速增長區間。而矛盾在于,我國新興產業的布局規劃及目標人群,很少將老齡人口納入考慮。這也導致老年人生活質量與科技發展無法達成正相關:像已經廣泛應用的掃碼、刷臉、手機支付等,反而是他們衣食住行的障礙。
不會用、不敢用、不想用,是大多老年人對智能終端的態度。
智能家居亦是如此。一方面,各領域玩家的集中涌入創造了一個持續擴容、整體向好的市場前景;另一方面,大多企業的布局側重又不謀而合:從營銷、活動、產品上全面包圍新青年群體。
單從產品使用上來說。許多智能家居聯動都依賴智能手機、智能音箱,安裝連接也需要鼓搗網關、WIFI等。對年輕人這并不難,可老人呢?電視不會開、智能窗簾拉不動、觸屏洗衣機不會用,這些功能繁多的“高科技”產品不僅沒有提升生活品質,反而使得他們無從下手。
這也讓許多企業形成慣性思維:老人無法接受智能產品,從而長期將老人視作家庭資源配置末端,低傳播能力、低品牌塑造力、低消費能力的印象根植于心??墒聦嵣?,老年人不是不能接受智能化產品,而是因為市場上嚴重缺乏符合需求的適老化產品。
三翼鳥在這期《秘密大改造》中為“面人爺爺”劉紀甫改造的適老之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劉老爺子工作間內,三翼鳥為其定制了一套空氣方案,不需要經常遙控調整,空調自己會監測室內空氣質量,動態平衡室內溫度、濕度和凈度。還有廚房里的油煙機也能自動根據火力調整風力、智能冰箱會自動根據存儲食材推薦菜譜、陽臺上的洗衣機洗完衣服能直接自動烘干。試問,這樣自動化的產品,老人又怎能不會用、不接受呢?

銀發經濟,絕非是夕陽經濟
商場的本質是逐利,企業的本分是創造利潤和價值。放在智能家居領域也是如此,年輕人代表了未來消費,追逐年輕人就是在追逐上揚曲線??蔀槭裁慈眸B卻轉身“逆行”擁抱銀發族群?
其實深入進去,就會發現三翼鳥棋高一著。
很多人有這樣一個誤區,認為銀發經濟是夕陽經濟,實則恰恰相反。我國具有銀發經濟消費基礎和市場腹地: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人,占比為18.07%。相關機構預測,2022年我國養老產業規模將突破9萬億元,而與生活直接相關的“家經濟”,未來潛力更是不容小覷。
可以說,銀發經濟可能成為智能家居未來的又一增長極。而三翼鳥此舉與其說是在提前布局,更不如說是在“秀肌肉”。
適老化改造這個萬億體量的蛋糕就在眼前,卻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吃到。相對學習能力強、市場教育程度高的年輕人,智能家居適老化必須要做好“把飯喂到嘴邊”的準備,對自動化要求更高,絕非把操作界面字體變大、去掉一些復雜功能這么簡單。
而三翼鳥能夠迅速完成銀發群體覆蓋和落地,正在于做到了以下2點。
第一是主動的智慧服務。三翼鳥的技術領先性體現在場景的自動化服務中。像上面提到的空調自動平衡空氣溫濕度、煙機自動調整風力等,都是用“高門檻”的技術實現了“低門檻”的體驗。而今,這種體驗已經滲透了三翼鳥全屋場景:比如洗完澡熱水器會主動詢問是否需要提高客廳溫度、洗衣機洗完衣服會根據當前天氣推薦室內或室外晾曬等。

第二是全鏈的定制能力。適老之家“安全”首當其沖,除了產品的安全,包括浴室手扶、地磚材質、家庭動線、水電鋪設等都緊密相關,一般企業無法全面滿足。而三翼鳥卻做到了根據不同情況精準定制的“一家一設計”,同時整個家里包括前期整體設計、中期施工、后期家電家居配套都能一站全包,這是其能夠深度打入銀發群體的又一關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