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三八”節剛剛過去。作為搶占“她經濟”的重要一役,各大商家都以時髦的產品、新潮的玩法,簇擁著“女神”們上演一場節日專屬消費。
今年,女神Tracy把消費的快樂傳遞給了年邁的奶奶。她刪掉了wish list上的名牌包,執行了新計劃:改造奶奶家的衛生間。
奶奶還在用10年前的老式熱水器,冬天要站在冷冰冰的浴室里等1分鐘,熱水才會冒出來。現在,通過將浴室進行智能化改造后,奶奶用上了自動暖房系統,浴后浴霸自動除濕,馬桶坐墊、毛巾架都可以自動加熱,甚至還能一邊洗澡一邊播放音樂。
實際上,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群早已不止是過去少數的富裕精英,而是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如果說15年前,“靠語音開燈”還是富豪們炫耀的新鮮談資,那么在2022年,連小縣城的普通家庭,都喜歡在三八節的直播間搶購藍牙音箱、掃地機器人、指紋門鎖。
中國家庭對智能家居的興趣,已經支撐起了一個龐大的市場。
CSHIA發布報告認為,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家居市場,占據全球50%-60%的智能家居市場消費份額。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2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可達6515.6億元。
IDC發布報告認為,全屋智能將快速增長,2022年,2%的智能家居設備將服務于全屋智能解決方案。
曾經少數人才能擁有的全屋智能,終于開始走向普及化。
全屋智能為什么走向普及?
越來越多的公司,看中了全屋智能這個增長迅速的巨大市場。
天眼查顯示,2021年,國內存在近16萬家智能家居相關企業。除了批發、零售型企業,從事智能家居方面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超過2.5萬,為智能家居提供科學研究、技術服務的企業,也有近2萬家。
可以說,智能家居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等上下游行業,已經吸引了眾多玩家入場,從而支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讓智能家居產業得以大規模、快速發展。
一個最明顯的利好信號是,在眾多企業進場之后,智能家居的整體成本得到了較好控制。根據天風證券研報,目前智能家居使用的傳感器、wifi模組、Iot系統等核心部件,成本基本維持在低位水平,這為智能家居的普及化鋪好道路。
從市場端的變化來看,智能家居的多個單品,已經成功實現了普及化,滲透率越來越高。

智能家居開始出現多個爆款產品,培養出成熟的消費習慣。根據奧維云網數據,2020年智能電視的滲透率就已經達到了67.5%,緊隨其后的是智能空調,滲透率達到64.3%。
擁有多個智能單品之后,普通消費者們也希望讓各個產品實現聯動,感受到更自動、貼心的智能生活。這一系列的原因,構成了全屋智能爆發的前夜。
誰在為大眾提供全屋智能?
目前,布局智能家居業務的公司,正兵分三路,為人們提供“大眾化”的全屋智能解決方案。
第一路,是堅持性價比定位的小米智能家居。2013年,小米開始布局智能家居業務,2014年發布的49元智能插座成了第一個爆品。通過與生態鏈企業合作,小米智能家居逐漸完善布局,開始提供“基本款”的全屋智能解決方案。小米的性價比路線,吸引了一批熱愛科技、希望低價格嘗試全屋智能的年輕用戶。一個小米愛好者分享了一份覆蓋小米大多數產品的全屋智能方案,總體價格約為3.6萬元左右。第二路是平臺型企業。華為作為平臺化布局的全屋智能企業,從高端起步,也逐步走向更大的消費市場。2021年4月,華為第一次公布了“1+2+N”全屋智能解決方案。總體來看,華為全屋智能是使用自研芯片,提供全屋智能的“大腦”,并基于鴻蒙系統開放底層的技術解決方案,引入更多家居方面的生態伙伴。第三路則是以海爾智家為代表的家電制造商。在家電領域的積累,讓海爾智家更早地意識到大眾消費者在智能家居方面存在更復雜的定制需求。從2006年開始,海爾智家布局物聯網提出u-home,在經歷了電器變網器、搭建平臺、推出全場景智能套系等漫長的探索后,2020年海爾智家推出新品牌三翼鳥主打智慧家的一站式定制,并且服務面向各個階層的消費者。
Tracy的衛生間改造計劃,可以代表一個普遍存在的現實場景。90年代建成的老房子,如果改造衛生間,就不只是購買新的熱水器、馬桶。她需要一個愿意接手水電改造、空間設計、適配產品以及后續維修的平臺。
對于Tracy這類消費者,不同風格、基因的解決方案,都頗具吸引力,但擺在第一位的問題是:誰能一并解決這些繁雜的需求?
抓住大眾市場的下一步:一站式
大眾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的復雜需求,讓各類智能家居公司看到了拿下大眾市場的關鍵:一站式服務。
小米作為較早布局生態鏈的科技企業,已經早早借助生態鏈布局一站式服務。數據顯示,目前小米生態鏈企業達到了300多家,小米IoT開放平臺已接入產品超過2700款。
在智能家居領域,小米已布局 45家智能家電企業,主要涉及智能小家電,也包括綠米聯創等全屋智能企業,提供定位相對更中高端的全屋定制服務。
后起發力智能家居的華為,實際上在推出全屋智能產品之初,就意識到一站式的重要性。
與小米不同,華為并非靠自有品牌布局全品類產品、服務,而是通過鴻蒙系統兼容、接入各類廠商,從而營造一個龐大的智能家居“朋友圈”,提供更豐富的服務。

2020年11月,第一批鴻蒙生態產品發布,包括美的、九陽等十余款鴻蒙生態智能家居設備。2021年12月,華為公布,鴻蒙智聯認證設備發貨量突破1億臺,新增合作伙伴數量超過1900家。
海爾智家則是突破了“產品”的范疇,圍繞家庭裝修、改造,提供全流程的服務。
三翼鳥的一站式定制,細分為前裝后裝、局部改造、整體煥新,服務包含了前期設計、中期建設、后期家電家居家裝家生活配套。對于消費者而言,這意味著除了可以在毛坯房的基礎上整體定制全屋智能,還可以對舊房進行局部、整體的智能化改造。
這種一站式服務的基礎,是海爾智家背后產業鏈、銷售渠道和龐大的物聯網生態。一方面,三翼鳥背靠海爾智家能夠提供各個系列、價位的家電產品,另一方面海爾智家構建了包含設計師、建材、裝修在內的上萬家資源方生態。在家電之外,三翼鳥能夠滿足消費者更廣泛的家居生活需求。
靠一站式服務,三翼鳥目前在市場上也收到了比較積極的數據反饋。海爾智家財報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套系產品銷量增長39%。根據三翼鳥北京體驗中心的銷售數據,2021年1至5月,場景和家電銷售額占比接近1:1。
觀察三類企業的探索,可以看出,“一站式”正在成為整個全屋智能行業的共識。對于全屋智能行業,只有進一步打破阻礙、細化服務,才能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實現更廣泛的普及。在這方面,海爾智家三翼鳥帶來了值得思考、借鑒的創新思路。
結語
全屋智能誕生之初,實際上是少數人的特權。價格、房屋條件、服務內容等,都把普通消費者攔在了門檻之外。
走到2022年,全屋智能開始對普通人更為友好。它不再是智慧高端小區、別墅區獨有的服務,大城市剛工作不久的年輕夫妻,一對獨居的老人,縣城里的三口之家……這些消費者,至少可以從一個更順手的廚房、更舒服的衛生間開始,擁有向往的智能生活。
在尖端、小眾、奢華的高端路線之外,全屋智能已經走出一條更樸實的群眾路線。站在商業的角度,不難理解,只有贏得大多數消費者,才能擁有更大的市場份額。
走入大多數人生活、讓大多數人的生活更加美好,這才是科技與人類共處的理想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