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置一套智慧家,為什么每個用戶的體驗不一樣?
比如同樣是語音操控,有的人需要通過智能音箱多次喚醒,有的人卻說句方言智慧設備就會聽懂;再比如設備連接,有的人得下載好幾個APP才能用,但有的人卻通過一個平臺就快速實現互聯互通。到底哪個是“真智能”哪個是“假智能”?對用戶來說,沒有統一的等級標準,就沒辦法形成清晰的判斷依據。
但現在問題解決了。2022年3月,海爾智家正式發布《智慧家庭 智能家居智能化能力等級評估模型》標準。據悉,該標準是行業首個關于智慧家庭智能化等級的標準,由海爾智家聯合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牽頭立項。此次標準發布,不僅更好的規范和指導了智慧家庭領域的智能化技術發展,更能向消費者傳遞有標準依據的智能化概念,推動行業良性發展。
行業首個!海爾智家填補智慧家庭智能化等級標準空白
一直以來,行業對智慧家庭智能化水平等級的定義及評估不同,但大都是從硬件產品、智能化技術作為評估依據。而海爾智家牽頭發布的《智慧家庭 智能家居智能化能力等級評估模型》是以智慧家庭系統為評估主體,基于人機智能協同的理論基礎分析用戶與智慧家庭系統的協同關系及業務模式,將整體系統的用戶體驗作為重要依據。
基于此,該標準提出了智慧家庭智能化等級的定義(L1-L5):基礎智能、輔助智能、主動智能、高度智能和完全智能。而在評估體系的構建上,標準以智慧家庭系統抽象、表征出的智能化能力為評估目標,形成了三級的評估體系:智能化等級指數,智能化能力指數和智能化指標。
海爾智家此次發布標準從智能化等級到評估模型,構建了完善的智慧家庭智能化等級的評價方法,填補了行業空白。同時,智慧家庭智能化等級研究成果《Research on general model for intelligent level of Smart Home》也被第三屆信息技術和物聯網國際會議所錄用。
由此可見,海爾智家所發布的行業首個智慧家庭智能化等級標準,不僅為用戶界定了更清晰的智慧家庭智能化水平判斷依據,更為整個行業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進行了良性規范。
為何由海爾智家牽頭?最深探索實現智慧家庭戰略全面收獲
實際上,智慧家庭本身是多種技術融合應用的領域,包括了產品生態、服務生態、技術生態三部分。如此復雜的領域在等級標準缺失下長時間“野蠻生長”,不同企業在智能化水平上就形成了不同的理解和認知,因此也導致了用戶體驗感上的差異。而行業等級標準可以從根源上解決由來已久的問題。
那么,為什么這個標準是由海爾智家牽頭來做?
首先就是智慧家庭領域成果的引領,目前海爾智家已6次蟬聯“全球智慧家庭發明專利排行榜”榜首。在引領背后,源于海爾智家自2006年開始就率先布局智慧家庭,在多年的探索成果下將智能化建立在整個“場景體驗”系統之上,并通過核心技術引擎“智家大腦”,讓用戶感受到無處不在、自然交流、主動貼心、安全可靠、持續進化的智能家庭新體驗。
具體來看,海爾智家的智慧家庭體驗是什么樣的?在廚房,智能化并不是只會自動調節溫度的冰箱,而是食材快過期時冰箱會主動提醒并推薦食譜;在臥室,智能化并非只是智能音箱控制空調,而是枕頭能讀取用戶睡眠狀態數據,空調獲取后能隨之調節最適宜的風速和溫度;在陽臺,智能化并非只是從手機查看洗衣機狀態,而是洗衣機干衣機能主動根據天氣情況,為用戶推薦洗曬程序......

不僅如此,海爾智家在標準領域同樣做到了行業引領。據統計,海爾智家累計主導及參與國際標準82項,總數行業第一;累計主導國家標準93項,參與相關標準制/修訂293項,同樣行業第一。更重要的是,海爾智家還是全球唯一同時進入IEC 理事局(CB)和IEC市場戰略局(MSB)兩大最高管理機構的企業,是行業唯一覆蓋OCF、IEEE、IEC、ISO和Matter國際5大標準組織的企業。
在智慧家庭領域,海爾智家憑借產品、技術、平臺、生態等全面的領先布局,進入全面收獲期。此次海爾智家填補智慧家庭智能化等級標準空白,不僅對推進行業規范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更對行業標準聚焦“用戶體驗”方向有著重要的指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