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中國智造”也在全球大放異彩,不同領域都涌現出了很多先進成果。有一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中國也向世界發出了同樣嘹亮的聲音,那就是智慧家庭領域。
智慧家庭領域的興起,伴隨著全球物聯網與數字化浪潮的加速演進,是目前各國爭相角逐的“新賽場”。據Statista數據顯示,預計2026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容量將達到1952億美元,智能家居活躍家庭用戶數量將達到5.737億。而放眼該領域,由中國企業掌握的“科技話語權”,在國際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可以說,迄今中國智慧家庭的諸多科技成果,已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連續8次第一,中國智慧家庭走在世界最前沿
最好的力證來源于權威統計。2023年1月6日,IPRdaily中文網發布了《2022年全球智慧家庭發明專利排行榜(TOP100)》,在排名前十的企業里中國企業占5席,其中海爾智家以5691件公開的專利申請位居第一,代表中國企業連續8次奪得全球第一。此外,多家中國互聯網企業、科技型企業也紛紛上榜,華為以988件公開專利申請位居第十,小米以544件公開專利申請位居第十六,騰訊以388件公開專利申請位居第二十。

據了解,從2020年開始IPRdaily持續關注全球智慧家庭發明專利公開情況,每半年一次,針對利用人工智能、云計算、無線通信等技術,并具有智能識別、分析、控制和信息收集功能的家居設備和家用電器進行的全球專利申請統計,最終形成榜單,能夠客觀反映出全球企業智慧家庭科技的創新實力。
分析來看,中國企業在智慧家庭發明專利的全球引領,根植于市場規模和政策推動的“豐沃土壤”。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的數據表明,2021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超過2.2億臺,同比增長9.2%,預計2025年市場出貨量接近5.4億臺,市場規模突破8000億元。另外據統計,2022年中國共有34份智能家居相關政策出臺,其中國家層面的政策7份,地方政府層面的政策27份,共提及“智能”和“智慧”字樣3000次。
以小見大的是,中國智慧家庭能走在世界最前沿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中國企業不斷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持續引領。因為當今激烈的國際市場環境,不僅僅比拼的是“科技話語權”,同時也是“品牌競爭力”。
了不起的中國品牌,向世界交出智慧答卷
在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出口和投資并駕齊驅,因此對于掌握國際“科技話語權”的中國企業來說,只有讓發明專利走入千家萬戶,并為全世界輸出智慧家庭落地方案,才能實現“科技引領”與“品牌引領”的雙向驅動。
那么,目前中國頭部企業有哪些落地方案呢?聚焦不同方向,各企業都形成了獨有的落地思路,有的致力于生活化場景的智慧解決方案,有的聚焦于智能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有的側重于多品類產品的生態矩陣。基于此,我們在上榜的中國企業中,選擇出了不同陣營的典型代表,進行了分析和比對。
首先看全球8連冠的海爾智家,在“1+3+5+N”全屋智慧全場景解決方案基礎上,通過智家大腦將多項原創科技、物聯網技術進行了場景融合應用。在智慧廚房,冰箱的原創科技巧妙融入一體化廚房,不僅能零距離自由嵌入,且還可以一鍵下單預制品食材,聯動蒸烤箱輕松烹飪“大師菜”;在智慧浴室,密閉穩燃艙科技有效解決了用水忽冷忽熱問題,且圍繞全方位的用水體驗,智家大腦還會主動詢問用戶,洗澡前是否需要提前預備熱水,洗澡時是否需要提前打開客廳空調。總之,區別于傳統的單品智能、單品創新,全場景都有著不同的智慧解決方案。

再看華為,作為“連接派”的主要代表,解決了空間化智能設備連接的主要問題。通過華為1+2+N全屋智能解決方案,形成一機兩網和N個可擴展鴻蒙智聯生態,讓全屋智能設備通過有線PLC技術進行傳輸,擺脫云端服務器連接的局限,讓互聯互通更加穩定可靠。同時,華為全屋智能背靠鴻蒙生態,已連接超過2200+品牌伙伴,多家品牌的智能單品可以接入鴻蒙智聯。

小米得益于日益完善的產品矩陣,不僅覆蓋了音箱、掃地機器人、空氣凈化器等小家電產品,同樣也擁有電視、空調等大家電產品,最大優勢為產品性價比。同時,小米更注重于“后裝”市場,雖然有效滿足了用戶裝房子后智慧家升級的需求,且產品配置和組件相對靈活,但缺乏一定的個性化定制能力,對實際生活的場景融合能力欠缺。
結語:
總體來看,智慧家庭領域的發展正在向場景聯動、交互方式無感化、跨終端體驗方向演進,而中國企業不僅智慧家庭發明專利走在世界最前沿,且落地應用的智慧家庭解決方案同樣占據行業優勢。
有理由相信,兼具消費需求、政策推動和創新應用的“智慧家庭市場”,將成為全球經濟體促增長的關鍵動力。像海爾智家、華為等這樣的頭部中國企業,不僅力行肩負讓“中國智造”在世界發聲的責任,更不斷引領行業開辟新的生機、打開新的上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