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更迭,智能家電已經走進了萬千用戶家庭。可目前來看,我國雖然在智能家電產量上領先全球,但存在底層硬件基礎薄弱、軟件底座缺失、操作系統和中間件等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等“卡脖子”問題。
11月16日,由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國創中心)聯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海爾智家等產學研上下游共22家機構及企業,共同發布了《面向未來智能家電系統基礎軟件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該白皮書旨在家電行業基礎軟件領域形成一定程度的發展共識,引領產業形成合力,加速國產替代,穩定供應鏈,推進我國智能家電系統基礎軟件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發布白皮書,加速基礎軟件技術革新
智能家電的快速普及,其背后的基礎軟件產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當下,我國智能家電基礎軟件產業在技術標準、接口規范、數據格式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和碎片化現象,不僅影響了智能家電產品的互操作性和互聯互通性,也增加了用戶的使用成本。
站在發展的歷史節點,推動中國智能家電系統的高質量發展迫在眉睫。為此,國創中心聯合海爾智家、科大訊飛等創新型企業,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資源及科研機構,通過探討智能家電基礎軟件架構演變,共同探索解決方案,促成了此次白皮書的編寫和發布。
白皮書認為,各制造商和行業組織應積極合作,通過制定統一的標準和通信協議,促進智能家電系統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和互操作性。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提升智能家電系統設備的功能和性能,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通過簡化用戶操作流程,提供直觀、友好的界面,優化對智能家電系統的設計,使用戶能夠更加輕松地使用和管理設備。最終實現智能家電系統用戶體驗的全面提升,以基礎軟件的技術革新推動智能家電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智慧科技引領,用戶體驗再升級
加速新一代智能家電系統升級,不僅需要規范的技術標準和實踐路徑,更離不開行業頭部的帶動作用。海爾智家能夠參與此次白皮書的編制,正是因為其在智慧家庭領域深耕多年,已經取得了諸多引領性的成果和先發優勢。
早在2021年,海爾智家就發布了行業領先的智慧家庭核心技術——海爾智家大腦。通過智家大腦完成對用戶行為的識別、用戶習慣數據的存儲運算和智能設備的無感連接,并依托豐富的傳感器,可以實現聲音、圖像、觸控、姿態等多維度的感知,然后合理的調度各個智能家電系統,為用戶提供更貼心更智能的服務。
用戶的家庭體驗改善是最直觀的。首先是主動服務,家能“預判”你的所想所需。如睡眠中,空調可根據室內空氣情況、用戶睡眠狀態自動調節空氣溫濕凈度,保證環境舒適;然后是自然交互,產品能聽懂你的言外之意,當你說“我困了”的時候,臥室會自動開啟香薰、關上窗簾、調暗燈光營造入睡環境;其三是隨機應變,像冰箱會根據現有食物來推薦菜譜、能依據每個人健康數據規劃膳食,智能電視可根據用戶的收視習慣推薦相關內容或應用。
而之所以能做到這些差異化體驗,是因為海爾智家大腦搭載了行業首創智慧家庭垂域模型HomeGPT。它可以極大提升人工智能在家庭場景中的自然理解和交互能力,讓家電兼容協同,體驗也更加完善。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大規模預訓練模型-模型能力模塊”評估中,HomeGPT也獲得了最高等級的“4+”級評價。
可以相信,在海爾智家等行業頭部企業的共同推動下,國創中心牽頭的行業白皮書落地實施,必將進一步驅動業界資源融通協同,加速突破智能家電軟件系統瓶頸、安全瓶頸、體驗瓶頸,提升行業整體技術和服務水平,為用戶帶來更多的生活智慧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