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消費者對智能產品的需求進入了快速增長階段。但是,從行業的發展現狀來看,智能家居行業面臨著產品智能化程度不均衡、平臺不兼容等問題,導致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
智能家居行業為了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解決這些問題。而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根據用戶需求和反饋來持續探索新科技,更需要發揮標桿企業的帶頭和引領作用,制定通用的行業標準來實現規范化發展。
3月底,由海爾智家牽頭IEEE國際標準組織起草的全球首個智慧家庭國際標準《Standard for Architectural Framework and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Smart Home Systems》(智慧家庭系統架構框架和通用要求標準),順利通過了IEEE審查委員會、IEEE標準協會準理事會的最終評審,并預計將于2023年中旬在全球正式出版推行。這項標準填補了全球智慧家庭產業和生態的標準空白,標志著我國智慧家庭產業在國際標準領域中,又獲得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牽頭智慧家庭國際標準,目的是提升用戶體驗
智能家居的快速普及,離不開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前需要自己動手去調控的一些復雜程序,現在只需要簡單的一個指令,就能讓智能家居幫用戶去完成。這樣的智慧化生活體驗,進一步提升了用戶認可度,也推動了行業發展。
但是,在沒有統一行業標準的制約下,很容易出現企業“各做各的”的問題。不同品牌、不同產品、不同平臺之間,存在的產品互操作性和互聯互通的斷層。用戶在購買智能家居后,產品之間無法互聯互通,甚至需要安裝多個APP來單獨控制,才能獲得智能化的生活體驗。
繁雜的操作程序,降低了智能家居的用戶使用體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海爾智家牽頭IEEE組織制定了全球首個智慧家庭國際標準。這項標準中,包含了智慧家庭定義、體系架構和技術要求,并通過規范化系統參考模型、接口和功能特性等,促進了跨領域的交互和互操作性,為智慧家庭產業構建起一個合作共贏的生態系統。
以前,家里的智能空調、智能熱水器、智能冰箱等產品只能單獨運作。而現在有了智慧家庭標準后,智慧家庭中的所有網器真正成為了統一方案。想要洗澡時,用戶只需要在客廳對智慧家庭發出指令,智慧浴室就自動開啟洗浴場景,熱水器根據用戶習慣調節水溫,浴室開啟暖風。洗完澡后,客廳空調主動開啟并調節適宜的溫度,用戶從浴室出來后也不會感到明顯的溫度變化。
智慧家庭國際標準成功制定后,不僅為行業提供了發展規范,同時也將為用戶購買提供選購依據。除了這一項國際標準之外,海爾智家在智慧家庭領域,累計主導和參與國際標準92項,行業最多,且是全球唯一同時進入IEC CB和MSB兩大最高管理機構的企業。
智慧家庭國際標準,助力行業創建共贏生態圈
除了可以提升用戶的生活體驗之外,海爾智家牽頭制定智慧家庭國際標準的另一個成果是助力行業建立共贏生態圈,創造健康發展的行業環境。
智能家居1.0時代是產品智能化,智能音箱的誕生,實現了人機對話。在2.0時代,智能音箱可以去控制家電,行業也進入了智能家電互聯互通的時代。到了3.0時代,全屋智能整裝興起,用戶可以享受一站式的智能家居定制。
而進入智慧家庭時代后,則是打破家電行業的邊界。智慧家庭基于用戶的生活需求去整合家裝前期設計、定制,中期家裝、家電、建材,再到后期生活服務的全生命周期生態資源,共創美好生活。這就需要構建一個共贏生態圈,將不同領域的資源整合起來,去滿足用戶需求。
隨著消費升級,用戶對服務的需求從家電擴展到整個家庭生活,海爾智家的服務也進行再一次的升級,推出家電之外涵蓋家居、家裝、家生活的服務。如今,我們在海爾三翼鳥4.0智慧家庭體驗中心就能體驗到這其中的所有內容。
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海爾智家牽頭制定IEEE智慧家庭國際標準,填補了行業空白,有助于推動智能家居產品的互聯互通和互操作性的發展。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智慧生活體驗,推動智慧家庭的普及和行業智慧化程度的提升。同時,通過構建共贏生態,也將為行業帶來更多共同合作、共同創新的契機,最終實現用戶、企業、生態的共贏價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