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短短十余載便涌現出大量上市定制家居企業,它們實現了數千億元級別的營收。當然,受多重因素影響,過去幾年行業發展遭遇不小的挑戰。”日前,廣東省定制家居協會副秘書長蒙輝在一場行業峰會上說。
廣州是“全球定制之都”,定制家居產業集群企業超過3000家。房地產進入存量時代,定制家居行業變革加速,競爭日趨激烈,整個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壓力。行至行業拐點,定制家居行業如何應對新的發展趨勢?近日,記者走進廣州的定制家居企業進行了調研。
行至拐點
從廣州市區駕車出發一路向北,約40分鐘來到歐派家居位于白云區的生產基地。高速出口處,一輛輛重卡、貨柜車排著長隊,載運著板材、五金器件等送往各個廠區。
“春節假期后,重載貨車頻繁往來,商務出行流量明顯增長,家居行業迎來一陣暖意。”歐派家居集團首席信息官楊建軍告訴記者。
走進生產車間,機器傳輸帶上的板材有條不紊地運行,工人注視著機器上的電腦屏幕,檢查切割、打孔等工序的完成情況。
“今年以來經濟穩步復蘇,我們的開工率逐步提升。”楊建軍介紹,家居行業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將步入優勝劣汰的階段。
2021年,定制家居行業遭遇較大挑戰,計提了較多壞賬準備。2022年,9家定制家居上市公司累計盈利在上一年低基數的情況出現上漲,但營收則未同步增長。
數據顯示,2022年,9家定制家居上市公司營收合計為549.73億元,與2021年的549.77億元基本持平,企業收入整體增速放緩。行業分化正在加劇,多家企業營收出現下滑,去年,我樂家居、好萊客、頂固集創、皮阿諾、尚品宅配的營收分別同比下滑3.43%、16.25%、17.32%、20.4%和27.3%。
楊建軍說,近年來,在房地產增長乏力、流量碎片化的大背景下,傳統家居行業獲客方式承受著巨大壓力,獲客難度提升,獲客成本也隨之大幅提高。
除需求端放緩外,楊建軍告訴記者,受多重因素影響,木材、金屬等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電力支出成本提高,行業企業的成本支出越來越高。在前期的高增長階段,家居企業還增添了業務部門,如今感受到較大沖擊。
“不僅要消化上游原材料等成本的漲價,還要應對下游需求端的下降,兩頭承壓。”楊建軍感慨道,“小型廠家可以靈活調整用工人數,頭部家居仍有品牌和規模優勢,規模在3億元至5億元的腰部企業日子最難熬,貨源不穩定,訂單流失快。”
“定制家居行業以房地產為驅動力的紅利期,已成過去式。”上海一名地產行業分析師說。
“智”在必行
面對需求端的變化,定制家居行業正在尋找新的應對方式。智能化家居生產,逐步成為定制家居行業的一個共識。
“我們用AI技術改造了設計制作產線。從設計圖紙到制作成品,用我們的系統,8個小時就能交付給客戶。”楊建軍指著一條生長線上的顯示儀器對記者介紹說,開發AI工廠、積累私域流量,是公司的一個重點方向,不僅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多定制選擇,還可以為產品提供更多觸客渠道。
業內人士分析稱,AIGC會改變家裝設計行業,顧客給設計師一個“實景圖+風格需求”的指令,AIGC可以在5分鐘內給出上百份效果圖。效果圖整體表現出強烈的沖擊力,但在后續轉化上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歐派家居正在抓住智能設計和AIGC的風口。”楊建軍說,定制需求千人千面,例如,客戶選購了櫥柜、儲物柜、衣柜三組柜子,就會涉及至少150塊板材,產生超過1500組數據,若全部讓設計師完成,效率低且人工成本高昂。“設計智能化,成為提高產品設計質量和效率的關鍵。”
據介紹,歐派的8K渲染圖可以在半小時內完成,從而滿足客戶的多套交付標準模式。渲染圖和家居材質、尺寸等數據還直接連到生產端,從下單到收貨最快一周內就能實現。
隨著人們對居家生活的需求更加個性化與多元化,智能化和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不久前,尚品宅配華東智造基地旗艦店開業。上百位新老客戶走進工廠實地參觀,體驗家居行業AI設計與智能制造的最新變化。2022年,依托人工智能技術提供設計、定制及成品搭配,尚品宅配推出了“隨心選”全屋定制模式。
尚品宅配集團副總裁、尚品宅配品牌總經理李嘉聰介紹,“隨心選”全屋定制新模式,就是通過設計+定制+整體配套,讓客戶在清晰價格范圍內,全屋一站式購齊定制家居。
“數字化技術是支撐隨心選模式營銷獲客和實現成交的關鍵。”尚品宅配集團總裁助理、集團數智中心總監李泉表示,營銷獲客方面,相較傳統獲客模式,“隨心選”模式能快速實現從銷售線索到收獲量尺機會。促成客單成交的方面,數字化技術的升級使尚品宅配不但能對智造工廠進行升級,更使其可搭建專屬“設計工廠”。
“整裝”突圍
據9家定制家居上市公司的一季報數據,除志邦家居、金牌櫥柜、頂固集創等3家外,其他6家公司的營收、凈利潤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行業拐點之下,定制家居行業將如何“突圍”?
索菲亞家居總裁助理甘銘中認為,未來,品類更全、品質更優、交付更快、服務更佳、價格更好的頭部家居品牌,競爭優勢將進一步擴大。
據了解,索菲亞的做法就是從單一家裝品類擴充到整裝家居,在產品生產制造、安裝及銷售支持等環節進行拓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23年家裝行業市場規模將達3.2萬億元,其中整裝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3萬億元,并將以超20%的增速持續發展。
一位裝修行業專家分析稱,從全屋定制向“基礎裝修+主材+軟裝+家電”一體化解決的整裝業務拓展,定制家居企業須具備整體空間的設計研發、供應鏈的整合和交付、數字化系統運營等三大方面的能力。當前,很多企業都在向整裝家居轉型,這三方面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尚品宅配副總裁歐陽熙則表示:“整家是家居企業自發提出的概念,尚未真正被更多用戶理解和選擇,入局須謹慎。”
林氏整家定制事業部總經理雷之冠也認為,整家是發展的必然,上半場比拼的是產品、渠道、生產等硬實力,下半場比拼的是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品牌力、模式創新能力等軟實力。
多家企業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粗放型規模擴張時代已過去,如今要更注重精耕細作。
“過去,歐派形成了不同品類的內部平行管理組織架構,很多管理資源都有重疊甚至浪費,廣告類資源投放難以集中體現效果,我們現在更注重打通部門,講究費用類投放資源的投入產出比。”歐派家居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公司側重于品牌鞏固建設,進一步優化銷售端組織架構,增強費用的投放效率。